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重点.pdf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东营区第一中学苏玉枝
班主任育人工作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无不渗透着培养
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内容.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及训练时每一个教师用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创建和谐师生关
系的主要保障,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给学生创建宽松愉悦
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能让教师得到学生真诚的
友好的配合从而促进教学过程有序进行.通过赴山东师范大
学的学习,我从中懂得了如何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建构和
谐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斯基把“爱孩子”当作教师最重要的道德修养。
实际上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和教师接近,都愿意听从教师的教
导。像教师倾诉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同教师交朋友,得到
教师的爱,这是每个学生健康的心理要求,如果学生经常受
到教师的嫌弃或不友善的待遇,往往自尊心受到伤害,郁郁
寡欢,远离群体,因而我们教师在学生倾诉真情时,要尊重
学生的人格,爱护学习的自尊心,
中学生阶段,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殊、关
键的阶段。特别是初中生,由于心理发育迅速,身体外形变化
大,第二性特征出现,性趋于成熟,但心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度期,所以他们的身
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易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在
1
中小学中,确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问题,据有关部门进行
的心理调查表明,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
出。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抑
郁的生活。多达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
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小
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
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
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
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
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它反
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矛盾,只有了解学生
存在问题的成因,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中学
时期是人生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人一生的发展有重
要的作用。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程度如何,能否保持正确的
情绪。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青少年的教
育。因而,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深远而重大的
意义.
一、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要对学生进行心
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
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
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
2
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
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
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
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
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
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
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
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以利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不出现失误。
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
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至关重要的.同时应对学校进行整体改革,端正教育思想,改
革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
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据调查,据《中国青年报》
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
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
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到方式,让家长懂得
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
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
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
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
3
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
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