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学习材料.pdf

发布:2024-07-28约5.3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学习材料

农业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

和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的综合措施。

生态农业主要研究农业生产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等的

良性循环。农业环境的污染不仅来自工业和城市三废的排放,

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大量化肥和农药污泥等也在污染农业环

境。

研究这些污染物在农业环境,特别是在土壤、作物和食

物链中的迁移、变化、残留;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和高

选择性新农药,研究农药加工和新的施用方法;污灌,固体

废弃物的农用,人畜粪尿的污染防治和开发利用;畜禽卫生、

生物防治和无公害蔬菜的栽培等。来解决实际问题。

农业环境是指农作物、林木、果树、畜禽和鱼类等农业

生物赖以生存、发育、繁殖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农田土壤、

农业用水、空气、日光、温度、农业生物等。当前由人类活

动所引起的农业环境质量恶化,已成为妨害农业生物正常生

长发育、破坏农业生态平衡的突出问题之一。其中既有由农

业外的人类活动引起的,也有由农业生产本身引起的。

农业外的污染主要包括对农区大气、农业用水和农田

土壤的污染等

一、农区大气污染

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的废气中约含400多种有毒物质,

通常造成危害的约30余种。主要的有害气体有:①二氧化硫。

排放量最大,危害最严重。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厂和石油加

工、石油化工厂等的煤炭燃烧。对植物的危害,多发生在生

理功能旺盛的叶片上,导致叶片枯萎、早期落叶,并影响结

实。受污染的桑叶,会损害蚕的消化器官。二氧化硫以气溶

胶形式进入动物呼吸系统后,会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心

力衰竭。飘流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可成为硫酸雾,随雨(雪)

的降落而形成酸雨(酸雪),使土壤变酸,或使原来的酸土

变得酸度更大,直接毒害农作物、林木和牧草,也不利于土

壤中硝化细菌、共生和非共生固氮细菌的活动和繁殖,导致

土壤肥力降低。酸雨降入水域,还会毒死鱼类。②氟化物。

以氟化氢的排放量最大,毒性最强。主要来源于制造磷肥、

釉瓦、搪瓷、玻璃等用萤石或氟硅化钠作原料的工厂;煤炭

燃烧时也有排放。受害植物的基本症状与二氧化硫相似。家

畜的氟中毒,主要由摄食氟含量高的饲料或饮水后引起(见

氟化物中毒)。③氯。来源于食盐电解工业,以及制造农药、

漂白粉、消毒剂、合成纤维等工厂的排气及溢漏事故。作物

受害时,叶片由出现白色或浅黄褐色伤斑,发展到全部变白,

干枯死亡。空气中氯气超过1/250000时,动物可发生肺水

肿、粘膜充血、咳嗽、呼吸迫促等症状。④光化学烟雾。由

汽车排气在紫外线作用下,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主要为含

有臭氧、氮氧化物、醛类和过氧乙酰硝酸酯等氧化物气体的

氧化烟雾;此外还含硫酸雾。其中,臭氧的危害限于成熟叶

片,常使叶面布满褐色斑点,导致早期落叶和落花、落果。对

动物的主要危害是刺激呼吸道,引起肺水肿和出血。过氧乙

酰硝酸酯常使双子叶植物如豆类、番茄等的幼叶受害,气孔

附近细胞原生质解体,导致小形叶或畸形叶;单子叶作物受

害时,叶色褪绿,叶内受损;也有些受害作物不现外表症状,

但酶活性受抑制,光合作用因而减弱。氮氧化物中以二氧化

氮的毒性较大,可溶于水而被叶片吸收;还能使动物发生急

性肺水肿,并致死。⑤粉尘。即空气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

粒径大于10微米可很快沉降到地面的,称落尘;小于10微

米的,称飘尘。其中煤烟粉尘覆盖在植物的嫩叶、新梢或果

实时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果实受害后果皮变

粗,品质下降,并使成熟果糜烂。同时也危害动物的肺部。

金属粉尘中含有铅、镉、铬、锌、镍、锰、砷等微粒,降落

后常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水泥粉尘与水结合后能在

植物体上形成薄膜,阻碍植物的正常生理活动;水泥的碱性

则可使植物体表面的角质皂化,丧失保护作用。飘尘造成空

中多云、多雾,减弱太阳辐射,降低地面温度,也影响农业

生产。

二、农业用水污染

由工矿企业排放的未经净化的废水、废渣、废气和城镇

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是主要的污染源。农业用水中为害较大

的污染物质主要有:①氰化物和酚、苯类。电镀废水和焦炉、

高炉的洗涤、冷却水是氰化物的主要来源;酚则主要来源于

焦化厂、煤气厂、炼油厂的废水。低浓度时都有刺激作物生

长的作用;但含量较高(如氰化物超过50毫克/升)时,则

作物生长明显受抑以至死亡。它们在谷物、蔬菜内的蓄积,

还会使产品的食用价值降低以至丧失,影响人、畜健康。但

自然界中许多植物和微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