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碳源提取液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补充碳源提取液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的中期报告
正文:
一、研究背景
人类活动造成的氮、磷等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愈来愈严重,水体富营养化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其中氮污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氮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化肥、农、畜、禽养殖厂废水、城市污水等,它们使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浓度场不断增加,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水质恶化和生态环境退化。因此,开发和建设高效的脱氮技术成为了当前环境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水平潜流人工湿地(SH-AW)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低能耗、高效的氮污染物治理技术。SH-AW中的植物和微生物群落通过生物、化学、物理作用共同参与废水的处理过程。常见的SH-AW脱氮技术包括植物吸收法、硝化反硝化法、好氧/厌氧法等。其中,碳氮比控制是提高SH-AW的脱氮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SH-AW中,作为底面支撑物的介质对氮污染物的吸附和解析能力也很重要。因此,通过提高介质的吸附性能,提高SH-AW的脱氮效果是可行的。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碳源提取液对SH-AW中介质脱氮性能的影响,为SH-AW的脱氮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为氮污染治理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进展
本研究采用实验室摸拟底质试验,设立不同碳源提取液添加量(0.5 mL, 1 mL, 2 mL, 3 mL)的处理组。在处理组中添加相应量的碳源提取液,比较不同添加量去除氨氮和总氮的效果。试验中收集底质样品和水样,测定水样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等指标的浓度。
目前,实验室摸拟模拟SH-AW运行状态,根据实验中氮的去除效果,对不同碳源提取液添加量进行比较。在1 mL的碳源提取液添加量下,氨氮去除率达到了62.7%,高于其他组的效果。而总氮去除率则在添加量为2 mL和3 mL的组中表现更好,分别为75.2%和78.1%。另外,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浓度在添加3 mL碳源提取液组中达到了较好的去除效果,分别为93.8%和85.6%。
四、下一步研究计划
下一步将进一步探究不同碳源提取液添加对SH-AW底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进一步优化碳氮比控制,提高SH-AW的脱氮效果。同时,利用模拟SH-AW试验,比较不同种类的介质对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化介质材料的选择,实现更好的脱氮效果。
结论:
通过本实验结果,我们证明了补充碳源提取液可以提高SH-AW脱氮的效果,且碳源提取液添加量可以影响底质中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水质情况合理调整碳源提取液的添加量和种类,进一步提高SH-AW的脱氮效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