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价铬蓝锌钝化剂(环保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BN-606三价铬镀铬工艺
BN-606是最新的三价铬工艺,可以得到一流的颜色;该工艺有卓越的走位能力和良好的阴极效率;镀层比传统三价铬具有更好的白度、硬度及耐磨性;槽液的抗杂性能极佳,稳定性极好,能更好的替代传统的六价铬工艺!
镀液组成及操作条件
标准值 范 围 BN-606 MAKE UP
PH
温度
阴极电流密度
阳极电流密度
波美度
表面张力 100%
2.8
28℃
16.0A/d㎡
8.0 A/d㎡
23
37-40dynes/cm N/A
2.6-3.2
18-32℃
10-21.0 A/d㎡
5.4-10.0 A/d㎡
22-25
30-50 dynes/cm 开 缸
用BN-606 Make Up开缸,也可用开缸盐、主盐、稳定剂等配合一起开缸。并且使用新鲜镀镍阴极电解。
调节pH值,和温度,溶液即可正常电镀使用。
设 备
镀 槽: 镀槽可以用耐稀盐酸的绝缘体,比如PP槽、橡胶槽。
绝对不能用衬铅的槽。最好不要用PVC槽或者丙烯橡胶槽,因为这样的槽子可能污染镀液。
新槽应在室温下,用体积比5%的盐酸过夜浸泡。倒掉,冲洗槽子,再用1%的盐酸浸泡12小时。
搅 拌: 均匀、适度的搅拌可以提高走位能力。搅拌不够,导致分散不均匀;搅拌过度,会导致漏镀。空气搅拌或机械搅拌都可以。
过 滤: 通过活性炭连续过滤,滤芯应该具备每小时至少过滤1~2次,最好是1-2kg的活性碳。每周加活性碳时不需要清洗或者更换滤芯,除非过滤速率下降或碳芯失去吸附能力。
加热/冷却: 保持槽液的温度在28℃。用纯钛、特氟隆、石墨、石英的热交换器或者冷却器来降低温度。
天气冷的时候,加热以防止溶液出现结晶的现象。
空气搅拌以防止局部过热。用纯钛、特氟隆、石墨、石英的热交换器或者加热圈。
放在镀槽里的加热器,应该放在阳极的后面或者把加热圈隔离,以防形成双阳极。
通 风: 镀液不会产生有毒的铬雾。但是,如果阳极电流密度高或温度高,就会在阳极产生氯气;如果 BN-606 导电盐浓度太低,也会产生氯气,所以要求配备通风设施
阳 极:挂在钛钩上的高纯度石墨阳极。
阳极面积与阴极面积比2:1,阳极电流密度8A/d㎡。
用铜阳极钩时应远离镀液液面,以防铜杂质进入溶液。
添加补充与维护:
维护添加药液列表
BN-606主盐补充剂
BN-606 稳定剂
BN-606 湿润剂
BN-606 导电盐
BN-606 络合剂 3-4kg/10,000Ah
12-16L/10,000Ah
0.4-0.6 L/10,000Ah
9-11 kg/10,000Ah
根据需要 主盐补充剂:补充电镀和带出损耗的铬。10000Ah补充3-4k
稳定剂:细化晶粒、增强极化走位,10000Ah补充12-16L。
BN-606湿润剂:
有助于镀层光亮,分散力好。消耗率0.5 L/10000Ah。可通过测定表面张力来控制添加量。
BN-606 导电盐
提供导电盐。消耗率10kg/10000Ah。
通过测定波美度可以控制添加量。约15g/l的BN-66 导电盐可以增加槽液的波美度0.5。
BN-606络合剂:增强极化能力,提高整平及分散能力,可提高对锌杂质的容忍度,一般开缸时加入。后续生产根据实际情况加入。
维护方法
BN-606电镀前,镍板的水洗必须彻底。金属杂质、有机杂质会影响镀液的功能。要求在两个镀槽间至少三次水洗。
每天清槽,打捞槽底工件。
不能擅自添加说明书之外的添加剂。
温 度
温度范围是18℃-32℃,最佳温度是28℃。温度太低会导致盐析;温度太高,走位能力会下降。建议不工作期间,温度应保持在20℃以上。
如工作液在0.5A/L下持续工作,则需降温。
PH
PH应该保持在2.6-3.4之间。PH低于2.8,尽管上镀速度增加,但在低电流密度区,走位能力会下降。PH高于3.4,上镀速度降低,走位能力也降低。
可用浓氨水调高pH值,用50%盐酸调低pH值。
用pH计检测pH。由于镀液很黑,用pH试纸测试是非常困难的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pH值会降低。为维持pH在正常范围,每班至少检查pH值两次。
在pH大于3.5时连续长期工作,会破坏铬络合物,导致电镀效率和延展力下降。
挂镀
工件应该牢固地挂在挂具上,否则,搅拌会导致工件脱落或连接不牢固。如果工件非常轻,挂具应该相应地重一些,以防止工件摇摆。
净化处理
加入大量 BN-606主盐补充剂时,要求做电解净化处理。用瓦楞形镍板作阴极,电流密度是5.0A/d㎡电解处理,温度加到55℃,可以达到净化效果。
平常电镀时可根据需要添加BN-66三价铬除杂水,其可遮蔽铜、镍离子的影响!由于BN-66三价铬除杂水是高浓缩强络合剂,添加时不能多加,添加量一般0.02-0.1ml/L.
BN-606三价铬镀铬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导电性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