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 教案.doc

发布:2015-09-10约6.1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次课 教案完成时间: 2014.05.26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 年级 各年级 专业层次 各专业 任课教师 韩中敏 职称 讲师 授课方式 讲授 学时 4 授课题目(章、节)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 教学目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性,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突出强调“三个倡导”,引导广大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不断提升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 1.我国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 2.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发展脉络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任务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 重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任务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大命题。我们怎样认识和把握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产”。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对于主满足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此,我们关于价值 一、我国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在时间上是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 1.我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这个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纲五常”。所谓三纲,一是君为臣纲, “三纲五常”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历程。其萌芽阶段是先,“礼义廉耻,图之四维”。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倡周礼, “三纲五常”正式确立是在西汉时期。这个时代出了一位大儒董仲舒, 唐宋时期,“三纲五常”思想体系终于发展成熟,战胜了佛、道、法等“天命沦”,鼓吹封建纲常;宋代朱熹在“二程”(程顾、程颢)基础上提“五常之性”说,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奉“纲五常之理”为“天理”,使之凛然不可侵犯,成为封建制度的基本理论。 明清时期,“三纲五常”思想体系已然根深蒂固,化作牢固的社会文化心理。这个时期,中央政府设礼部,专门执掌礼乐教化的职责,把代表核心价值体系的“礼”,转化为政治生活的典章制度,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具体规范。明代王阳明号称“立善去恶致良知”的所谓“心学”,在伦理价值上依然尊奉前人。我们看到,在他身后,由于纲常思想已经浸入意识形态骨髓,至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再没有出现可比肩上述几位前辈的思想家。这从侧面表明,只要社会制度不变革,封建时代的核心价值观问题就已经解决了 “三纲五常”思想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的精神支撑,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精神产生过重要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包含意义。 今天我们看待封建社会这一套价值观,首先要取其精华。比如,《周易》中所提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论语》中倡导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优秀品质,《孟子》中强调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范仲淹总结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内圣外王”“修齐治不胜枚举。这些都不能忘记,不能丢掉。 同时也要认识到,必须去除集权专制、愚忠愚孝、男尊女卑等封建糟粕,反对封建礼教作为维护封建君权、族权、夫权、神权的精神工具这一点,从而全面辩证地进行认识,把握好我们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 2.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 概括而言,资本主义国家核心价值观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坚持个人利益至人自然的关系认为人是然世界很大,资本主义家众多,具体到不不同的情况。 美国是当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很有代表性。美人爱讲“自,赋由、民主、平等的含义。培养人们对资本主义意形态的认。这脉相承的《独立宣言》是这么说的,“我们认 二战后,奥地利裔英国学者哈克等人提的新自南主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