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80C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终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章 80C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教学重点: (1)、单片机内部RAM低128单元的分类及使用方法; (2)、单片机内部专用寄存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3)、单片机程序存储器前43个单元的使用方法; (4)、单片机并行I/O口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难点: (1)、通用寄存器组的设置及使用方法; (2)、堆栈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3)、单片机内部RAM的字节操作和位操作; (4)、80C51单片机的低功耗方式和掉电保护方式。 2.1 单片机的概念 2.2 80C51单片机的逻辑结构及信号引脚 2.2.2 80C51单片机的封装与信号引脚 2.3 80C51单片机的内部存储器 片内256字节的数据存储器地址空间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内部数据存储器,内部RAM,低128单元,地址范围(00H~7FH),供用户使用的数据存储器单元; (2)、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地址范围(80H~FFH); (3)、位地址空间,地址范围(00H~FFH)。 2.3.1 内部数据存储器低128单元区 2.3.2 内部数据存储器高128单元 2.3.3 MCS-51单片机的堆栈操作 2.3.4 内部程序存储器 MCS-51单片机系统的存储器结构特点 2.4 80C51单片机的并行I/O口 2.4.1 P0口 2.4.2 P1口 2.4.3 P2口 2.4.4 P3口 2.5 80C51单片机的时钟与定时 2.5.1 时钟电路 2.5.2 定时单位 2.6 80C51单片机的系统复位 2.7 单片机低功耗工作模式 微型计算机结构框图 MCS-51单片机系统结构框图 P3口口线第二功能表 80C51单片机存储器组织结构 80C51单片机内部数据存储器低128单元配置图 通用寄存器与内部RAM字节地址对照表 80C51单片机内部RAM位寻址区的位地址 80C51单片机专用寄存器一览表 P0口电路逻辑 P1口电路逻辑 P2口电路逻辑 P3口电路逻辑 MCS-51单片机的时钟电路框图 MCS-51单片机基本定时时序关系 MCS-51单片机复位后的状态 PC: 0000H TMOD: 00H ACC: 00H TCON: 00H B: 00H TH0: 00H PSW: 00H TL0: 00H SP: 07H TH1: 00H DPTR: 0000H TL1: 00H P0~P3: FFH SCON: 00H IP: **000000B SBUF: 不定 IE: 0*000000B PCON: 0***0000 其中,*表示无关位,请注意。 ALE和/PSEN信号为无效状态,即ALE=0, /PSEN=1。 (3)复位信号及其产生 a)对复位信号的要求 复位信号必须是一个高电平有效信号,有效时间应持续24个振荡脉冲周期(二个机器周期)以 上。 b)单片机片内复位电路逻辑结构 D 1 D2 RST/V PD V CC V SS RAM 斯密特触发器 复位电路 返回 (4)复位方式 单片机的复位操作有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键手动复位两种方式。 2.7.2 两种低功耗工作模式 2.7.1 单片机低功耗的意义 80C51单片机具有两种低功耗方式,即待机方式和掉电保护方式,它们都是通过对PCON(电源控制寄存器)相关位的控制来实现的。 PCON专用寄存器的格式: IDL PD GF0 GF1 / / / SMOD 位符号 B0 B1 B2 B3 B4 B5 B6 B7 位序 SMOD:波特率倍增位; GF0 GF1 :通用标志位,由软件置位、复位; PD :掉电方式位,PD=1,则进入掉电方式; IDL:待机方式位,ID=1,则进入待机方式 注意:PD ,IDL均通过软件置位,复位。如果PD ,IDL位 都同时为1时,则先进入掉电工作方式。 1、待机模式 a)利用指令使PCON的IDL位置“1”,80C51进入待机方式。此时振荡器仍然工作,并向中断逻辑,串行口和T/C电路提供时钟,但向CPU提供的时钟信号被切断,CPU停止工作。但CPU内部的全部状态(SP,PC,PSW ACC 及所有工作寄存器)在待机期间都被保留下来。 b)在此方式下,80C51消耗的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