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雷雨观后感.doc
中学生雷雨观后感
TOC\o1-2\h\u26723第一章《雷雨》背后的时代画卷 1
4887第二章剖析《雷雨》中的人物群像 1
4192第三章我看《雷雨》中的矛盾冲突 2
19721第四章《雷雨》里人性的复杂与真实——我的感受 2
13165第五章从《雷雨》原文看命运的捉弄 3
15702第六章再谈《雷雨》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3
29136第七章回顾《雷雨》中的悲剧色彩 4
369第八章《雷雨》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 4
第一章《雷雨》背后的时代画卷
《雷雨》描绘的是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时代。那时候,封建礼教如同一张巨大的网,紧紧束缚着人们的生活。在周家这样的大家庭里,等级森严。老爷周朴园是封建家长的典型代表,他的话就是命令,家里所有人都得听从。从周朴园对繁漪的种种限制就能看出来,他要求繁漪喝药,不管她愿不愿意,只是为了维护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这反映出当时封建家庭中,家长专制独裁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在那个社会,门第观念也很强。周朴园当初抛弃鲁侍萍,是因为他的懦弱和自私,另也是因为门第之差。鲁侍萍只是一个下层的女仆,在周朴园看来,他们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这种封建礼教和门第观念的盛行,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也是《雷雨》背后所展现的黑暗时代画卷的一部分。
而且,当时的社会贫富差距极大。鲁家的生活困苦不堪,鲁大海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不得不与周朴园这样的资本家进行抗争。鲁大海在周家的遭遇,体现出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他被周朴园视为眼中钉,周朴园甚至用金钱收买其他工人来对付他。这一情节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尖锐的矛盾,是《雷雨》时代画卷中的又一重要内容。
第二章剖析《雷雨》中的人物群像
《雷雨》中的人物个个鲜活饱满。先说说周朴园吧,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表面上,他是一个有威严、有地位的资本家和封建家长。他怀念鲁侍萍,家里还保留着侍萍以前喜欢的家具布置,还一直穿着侍萍补过的衣服。可是,这看似深情的背后,其实是他的虚伪。当侍萍真的出现在他面前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名声和地位,他怕侍萍来破坏他现在的生活。他对繁漪也是如此,他把繁漪当作自己的附属品,限制她的自由,不允许她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繁漪则是一个充满反抗精神的女性。她在周家的生活如同困兽。她对周朴园的专制统治极度不满,她爱上了周萍,虽然这种爱情在伦理上是不被允许的,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她对周朴园压抑统治的一种反抗。她的反抗是无奈的,也是激烈的。她就像一朵被暴风雨摧残的花朵,虽然努力挣扎,但最终还是被黑暗的环境所吞噬。
鲁侍萍是一个善良而又命运悲惨的女性。她被周朴园抛弃后,独自抚养孩子,历经生活的磨难。她再次见到周朴园时,心中的爱恨交织。她恨周朴园的无情,却又难以忘怀曾经的感情。她的一生都被封建礼教和周朴园的自私所害,她的遭遇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无助和悲哀。
第三章我看《雷雨》中的矛盾冲突
《雷雨》中的矛盾冲突可谓错综复杂。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阶级矛盾。鲁大海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表,他深知周朴园这个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在周朴园的矿上,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劣,工资极低,而且还经常受到资本家的欺压。鲁大海勇敢地站出来,带领工人停工,要求周朴园改善工人的待遇。周朴园则把鲁大海视为敌人,他利用自己的权势和金钱,试图打压鲁大海和工人们的反抗。例如,他收买了其他工人,让鲁大海孤立无援。这种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它反映了当时社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
还有周萍和繁漪之间的情感矛盾。周萍起初与繁漪有了不伦的感情关系,后来他又想要摆脱繁漪,这让繁漪陷入了疯狂的境地。繁漪对周萍的感情是热烈而又绝望的,她不甘心被周萍抛弃,而周萍却因为伦理道德的压力和对未来的恐惧,一心想要离开繁漪。他们之间的这种情感纠葛,就像一团乱麻,越缠越紧,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第四章《雷雨》里人性的复杂与真实——我的感受
《雷雨》中的人性是如此复杂又真实。周朴园的人性就像是一个多面体。他既有对侍萍的那一丝愧疚和怀念,又有在现实利益面前的冷酷无情。他的这种复杂性让人又恨又叹。恨他对侍萍的残忍抛弃,叹他在封建礼教和资本利益面前,逐渐丧失了自己的人性。就像他在处理鲁大海的事情上,他完全不顾及父子之情,只把鲁大海当作一个闹事的工人来对待。
繁漪也是,她的人性充满了挣扎。她在封建家庭的压抑下,渴望自由和爱情。她对周萍的爱,虽然违背伦理,但却有着一种不顾一切的疯狂。她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理智,她的嫉妒和愤怒让她做出了一些过激的行为。但这也是她在那个压抑环境下人性的真实体现。她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想要挣脱却又无能为力,只能用自己仅有的力量去反抗。
鲁侍萍则体现出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坚韧。她被抛弃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