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嵌入式开发环境的搭建.doc

发布:2017-08-21约2.22万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Ubuntu的嵌入式开发环境的搭建 一,安装Ubuntu 安装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虚拟机安装,wubi安装,实际安装(光盘安装和硬盘安装)。不管你有没有Ubuntu的安装光盘,都可以进行上述的三种安装方式。如果对Linux还没有什么信心或者是觉得自己水平还不是太高,可以试试前两种安装方式,如果你的硬盘空间足够大,可以使用实际安装(wubi安装后系统有时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比如更新后无法启动), 虚拟机安装是最简单的,配置的时候把光盘改成物理光盘或者你下载的iso文件,然后启动即可进入安装画面。 wubi安装的话,需要这样操作,如果有光盘,打开光驱,双击wubi.exe文件,进行一些简单的配置,重启之后也可以进入安装画面。如果是iso镜像,则用虚拟光驱打开iso文件,然后双击wubi.exe即可。 实际安装则分为光盘安装和硬盘安装(iso文件安装),光盘安装只需要在bios里面设置为光盘启动,把光盘放入光驱重启即可。 无论是哪种安装方式,都要有3G以上的磁盘空间(建议值是10G以上)。虚拟机安装和wubi安装都在安装之前设置好了磁盘的大小。光盘安装则需要用分区魔术师等分区软件预先划出一块磁盘分区用于安装Ubuntu,或者是直接把某分区删除。 以下为实际安装过程: 重新启动后,进入了Ubuntu的安装界面,如下所示 选择适当的语言 可以看到安装的选项,desktop版的Ubuntu也是LiveCD,它可以在内存中启动,让用户试用Linux。为了方便,这里我们选择“安装Ubuntu“。当然你也可以试用Ubuntu时双击桌面上的安装图标进行安装。 选定后回车,就将进入Ubuntu启动的画面 启动完成后进行正式安装的设置,首先是再一次询问你的语言,如果刚才是用中文安装的,现在默认的也是中文的了,直接点“前进” 一路向前,接着就进入了最关键的一步,对硬盘分区的操作,虚拟机安装和wubi安装的操作比较简单,点“向导-使用整个硬盘”,确定即可。如果是实际安装,而且硬盘上又存在其它的操作系统,这一步就一定要小心操作了。一般都是选“手动”,然后对硬盘分区进行操作 安装Linux至少需要一个分区,挂载点是根目录,即“ /,强烈建议再划分一个swap分区,作为虚拟内存,swap分区在256M以上,1G以下,这是一张创建ext3分区的截图,记得要选择挂载点,其中根目录是一定要挂载的,swap分区在“用于”的下拉框里选择。如果硬盘空间足够大,建议给/home也创建一个分区,wubi安装和虚拟机安装可不考虑跳过这段 然后就是关于用户的账号信息设定,这步比较简单,只要记住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了 然后就会是漫长的安装过程了,不过比起windows,Ubuntu的安装要快得多,差不多二十分钟就行了,安装的时候把网线拔了,如果是虚拟机安装,就把网络暂时禁用掉。Ubuntu的安装过程中会自动在网络上寻找更新,这将花费大量的时间。等把系统安装完成后,再更新是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安装完成,重启系统后,进入Ubuntu的启动画面,启动后进入登录窗口 Ubuntu的软件包管理系统是很优秀的,Ubuntu可以在“源”中自动更新,可以在“源”中下载并安装软件。托前辈们的福,内网有一个Ubuntu的软件源。还记得 吗,这就是Ubuntu的源。利用内网的源,需要把源的配置文件改一下 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打开源配置文件 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替换为以下内容(基于9.04的) deb /ubuntu/ jaun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ubuntu/ jaunty-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ubuntu/ jaunty-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ubuntu/ jaunty-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ubuntu/ jaunt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ubuntu/jaun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ubuntu/jaunty-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ubuntu/jaunty-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