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0第十章+感觉功能评定.ppt

发布:2017-04-13约5.33千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感觉评定 第一节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1、感觉的产生 通过感觉器官(感受器)、神经传导通路和皮质中枢三部位的协调活动来完成。 2、人体的感觉 分为躯体感觉、特殊感觉和内脏感觉等。 其中躯体感觉是康复评定主要对象。 躯体感觉 感觉传导通路 第1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脊神经节内,周围突分布于肌、腱、关节和皮肤的感受器,中枢突形成薄束或楔束。第2级神经元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纤维绕过中央灰质的腹侧形成内侧丘系,进入第3级神经元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发出的纤维经内囊后脚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以及中央前回。 二、躯体感觉分类 1、浅感觉 触觉、痛觉、温度觉和压觉 皮肤内 2、深感觉 本体感觉:位置觉、运动觉 肌梭等处 3、复合感觉 皮质感觉:皮肤定位觉、体表图形觉、两点辨别觉等 第二节 感觉障碍评定 一、评定设备、感觉评定适应证及禁忌证 (一)感觉评定的设备 1.大头钉若干个(一端尖、一端钝)。 2.两支测试管及试管架。 3.一些棉花、纸巾或软刷。 4.4~5件常见物:钥匙、钱币、铅笔、汤勺等。 5.感觉丧失测量器,或心电图测径器头、纸夹和尺子。 6.一套形状、大小、重量相同的物件。 7.几块不同质地的布。 8.音叉(256Hz)、耳机或耳塞。 需要的器具 (二)躯体感觉评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管病变、脊髓损伤或病变等。 (2)周围神经病变:如臂丛神经麻痹、坐骨神经损害等。 (3)外伤:如切割伤、撕裂伤、烧伤等。 (4)缺血或营养代谢障碍:糖尿病、雷诺现象(雷诺病)、多发性神经炎等。 2.禁忌证 意识丧失者。 二、评定方法 (一)浅感觉检查 1.触觉:用棉签或软毛笔轻触患者的皮肤,让患者回答有无一种轻痒的感觉或让患者数所触次数,每次给予的刺激强度应一致,但刺激的速度不能有一定规律。 2.痛觉:以均匀的力量用针尖轻刺患者需要检查部位的皮肤,让患者指出受刺激部位。 3.温度觉:用分别盛有冷水或热水的试管两支,交替、随意地接触皮肤,试管与皮肤的接触时间为2~3s。 4.压觉:检查者用大拇指用劲地去挤压肌肉或肌腱,请患者指出感觉。 (二)深感觉检查 1.运动觉:检查者轻轻握住患者手指或足趾的两侧,上下移动5°左右,让患者辨别移动的方向。 2.位置觉:将其肢体放一定的位置,然后让患者说出所放的位置;或嘱患者用其正常肢体做与病侧肢体相同的位置。 3.振动觉:将每秒震动256次的音叉放置患者身体的骨骼突出部位询问患者有无振动感和持续时间。 (三)复合感觉(皮质感觉)检查 1.皮肤定位觉:用棉花签、手指等轻触患者皮肤后,由患者指出刺激的部位。 2.两点辨别觉:是区别一点还是两点刺激的感觉,两点须同时刺激,用力相等。 3.实体觉:嘱患者闭目,将一熟悉的物件放于患者手中,嘱其抚摸以后,说出该物的属性与名称。 4.图形觉:用手指或其他东西在患者皮肤上划一几何图形或数字,由患者说出所写的图形或数字。 5.其他大脑皮质感觉:通常大脑皮质感觉检查还包括重量识别觉(识别重量的能力)以及对某些质地(如软和硬,光滑和粗糙)的感觉。 三、躯体感觉检查和评定的注意事项 (一)检查感觉功能时,患者必须意识清醒。 (二)检查前要向患者说明目的和检查方法以充分取得患者合作。 (三)检查时注意两侧对称部位进行比较。 (四)先检查浅感觉,然后检查深感觉和皮质感觉。 (五)根据感觉神经和它们所支配和分布的皮区去检查。 (六)先检查整个部位,如果一旦找到感觉障碍的部位,就要仔细找出那个部位的范围。 (七)如有感觉障碍,应注意感觉障碍的类型。 第三节 疼痛的评定 一、疼痛的概念 一方面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适应机制,另一方面又可影响患者睡眠等,带来比疾病本身更严重的痛苦。 具有高可变和不可预测性。 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状态。 二、疼痛的分类 (一)ICF《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1.全身性疼痛 2.身体单一部位疼痛:包括头和颈部疼痛、胸部疼痛、胃和腹部疼痛、背部疼痛、上肢疼痛、下肢疼痛、关节疼痛、其他特指的身体单一部位疼痛、身体单一部位疼痛未特指。 3.身体多部位疼痛 4.生皮节段辐射状疼痛 5.节段或区域上辐射状疼痛 6.其他特指或未特指的痛觉 7.其他特指的感觉功能和疼痛 8.感觉功能和疼痛未特指其他特指的身体单一部位疼痛等 (二)根据临床症状疼痛分类 1.中枢性疼痛 例如丘脑综合症、幻肢痛。 2.外周性疼痛 (1)内脏痛: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消化性溃疡、冠心病等; (2)躯体痛:深部肌肉、骨、关节、结締组织的疼痛以及浅部的各种皮肤疼痛等。 3.心因性疼痛 癔病性疼痛、精神性疼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