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1).doc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1)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锲而不舍(qì)深邃(suì)萦带(yíng)
B.潜心贯注(qián)卿大夫(qīng)弥高(mí)
C.鲜为人知(xiān)澎湃(pài)阖眼(hé)
D.家喻户晓(yù)彷徨(fáng)殷红(yā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气慨里程碑宽宏大量锋芒毕露
B.萧瑟笑吟吟物竟天择随机应变
C.坍塌城隍庙唯唯连声人情练达
D.次第秫秸秆引经据典洗耳躬听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B.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C.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D.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辅导。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5、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C.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从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D.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为什么要读书呢?
②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④一本好书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⑤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A.①③④②⑤B.⑤③②④①C.①③②⑤④D.⑤④③②①
7、古诗文默写。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4)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
(2)蒙乃始就学(______)
(3)及鲁肃过寻阳(______)
(4)与蒙论议(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集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