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章行星地球三位一体..doc

发布:2017-01-23约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一讲 地球和地球仪 考纲点击 思维导图 1、运用数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掌握地球以上经线与纬线的基本特征、经度与纬度的划分方法; 3、明确经纬网是地球球面坐标系,能利用它确定球面上各地位置、方位与距离; 4、结合区域的地理知识,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 基础知识梳理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右图中,地球极半径约①6357千米,赤道半径约② 6378 千米。因此,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③ 稍扁 ,赤道④ 略鼓 的 不十分规则的⑤ 球 体。 [特别提醒 ]地球近似正球体,其平均半径是不能用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简单平均的,它是6371km。 二、地球仪 1、地轴:地球的⑥ 自 转轴。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⑦地表相交的点。 3、经线、纬线和经度、纬度 经线(子午线) 纬线 形状 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经度和为180°)组成⑧经线圈,平分地球。 圆(除极点外);其中只有赤道是平分地球的?大圆。 长度 都相等于地球大圆的一半,约⑨20000km。 从赤道(约20000km)向?两极递减到零。 关系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⑩南、北两极。 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 间隔 任意两条经线的间隔,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同一条纬线上的点,其经度每相差1°,距离相差111cosα千米(α为该纬线的纬度) ?相等;纬度间隔1°的经线长约为?111km。 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经度 纬度 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两面角) 某地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向东到180°经线 为东经度(E),向西到180°经线 为西经度(W)(180°是?界线) 从赤道(0°纬线)向南、向北各分90°,向北到90°纬线为北纬度(N),属于北半球;向南到90°纬线为南纬度(S),属于南半球。 以?20°W、160°E两条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特别提醒] 地球仪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按照劣弧进行判断;当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小于180°时,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大于180°时,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如150°E经线在150°W的西边。 三、经纬网 经纬网是以经线和纬线相交织构成的坐标系,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下图中B点地理坐标是?(20°E,20°S)。 [基础冲关]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B城市位于C城市的 A.东北方 B.西南方C.东南方 D西北方 2).A城市到D城市的直线距离约为 A.4200千米 B.5900千米.7200千米 D.8200千米 可将两幅图合为一幅图进行判读,B城市大约位 于(150。E,240S),C城市大约位于(121。E,25。N). 因此B城市位于C城市的东南方向。 A、D两城市间经度差约为29。,纬度差约为43。, 根据勾股定理即可估算出两城市的直线距离。 l) C (2)B 考点精析 一、经纬网图的判读(确定经纬度位置 ) 极点俯视图 侧视图 圆柱投影图 常见类型 变式图 判读要领 (1)确定纬线与纬度 ①纬线为一组同心圆(虚线圈代表回归线或极圈) ②若圆心为北极点,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增大。 (2)确定经线和经度 ①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段;②确定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随地球自转方向减小。 (1)确定纬线与纬度 (2) 确定经线和经度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②自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的 数值逐渐增大,西经的数值逐渐减小。 (1)确定纬线与纬度:①纬线为横线。②纬度数值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确定经线和经度 ①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段 ②自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的数值逐渐增大,西经的数值逐渐减小。(没有标注自转方向与东西经和南北纬的,一般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注意180°经线两侧的经度,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名师点拨]1、如何判断半球:(1).根据圆心处的字标:N为北,S为南;(2).根据自转方向:南顺北逆;(3).根据图中标注的经度数: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东)自转方向 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自转方向。 2、在经纬网图上确定对称点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 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图中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和为180纬度相同。如图中A(40N,20W)与C(40N,160E)。 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0,纬度数值相等南北相反。如A(40。N,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