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世界地理复习--亚洲部分测试题.doc

发布:2019-05-05约8.53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验高二年级文科地理学科 共10页 第 PAGE 1 页 共 10 页 地理试卷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姓名 班级 学号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40道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右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1~3题。 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都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地处不同的火山地震带附近 C.气候都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D.甲地以黑色人种为主 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最近的飞行方向是( ) A.西北?西?西南 B.东北?东?东南 C.一直向西飞行 D.先向北,后向南飞行 影响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雨热同期 C.地形平坦 D.灌溉水源 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和降水状况,据此回答4~7题。 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世界地图中陆地上的一段纬线,据图判断8~9题。 下列符合甲地区特点的叙述是( ) A.该地区为温带草原景观 B.该地区主要为平原地形 C.该地区日照强烈,气温较低 D.该地区有狮子、大象等野生动物 下列说法符合该图所示地区的是( ) A.该地区中甲、乙、丙三地地势逐渐降低 B.该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C.该地区地势高,河流主要流入北冰洋 D.该地区石油资源特别丰富 读下面图表,完成下列l0~11题。 有关图中A→D四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天中的任意时刻,太阳高度角都是ABCD B.一年中的任意一天,白昼时间都是ABCD C.一年中的任意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角都是ABCD D.一年中的任意一天,气温都是ABCD 有关图中各城市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 A.从A→D城市,海洋影响越来越弱,气温变化减少 B.E地冬季降水量比F地多,主要原因是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C.D地1月气温最低主要原因是纬度高与海拔高 D.图中各地都是温带季风气候 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分析回答12~13题。 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 C.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D.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 A.地处高纬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B.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 C.地表缺少植被覆盖 D.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泽 东亚东部沿海地区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农产品是( ) A.水稻、茶叶和蚕丝 B.水稻、小麦和玉米 C.小麦、大豆和高粱 D.茶叶、小麦和棉花 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三湾一海”沿岸地区,其中的“一海”是指( ) A.朝鲜海峡 B.濑户内海 C.黄海 D.日本海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据此完成16~18题。 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日本的对外经济结构已经从“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转换,进入由“贸易立国”转向“投资立国”的新阶段。读下面“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回答19~21题。 日本的工业城市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带,其主要原因是( ) A.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 B.各大河流注入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 C.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D.日本工业原、燃料和产品均依赖于国际市场 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 ) A.国土辽阔,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