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投资决策原理教案分析.ppt

发布:2016-05-03约6.46千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财务管理学 * a每年的现金净流量相等 ①计算年金现值系数 年金现值系数=初始投资额/每年的现金净流量 ②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在相同的期数内,找出与上述年金现值系数相邻近的较大和较小的两个贴现率。 ③根据上述两个邻近的贴现率和已求得的年金现值系数,采用插值法计算出该投资方案的内部报酬率。 * 财务管理学 * b每年的现金净流量不等 ①估计一个贴现率,按此贴现率计算净现值 若计算的净现值为正数,则表示预估的贴现率小于该项目的实际内含报酬率,应提高贴现率,再进行测算; 若计算的净现值为负数,则表明预估的贴现率大于该项目的实际内含报酬率,应降低贴现率,再进行测算。经过反复测算,找到净现值由正到负并且比较接近于零的两个贴现率。 ②根据上述两个邻近的贴现率使用插值法,计算出方案的实际内含报酬率。 * 财务管理学 * 案例 年度 现金净流量 测试18% 测试16% 测试14% 复利现值系数 现值 复利现值系数 现值 复利现值系数 现值 0 -140 1 -140 1 -140 1 -140 1 42.5 0.8475 36.0187 0.8621 36.6392 0.8772 37.281 2 38.75 0.7182 27.8302 0.7432 28.799 0.7695 29.8181 3 35 0.6086 21.301 0.6407 22.4245 0.675 23.625 4 31.25 0.5158 16.1187 0.5523 17.2594 0.5921 18.5031 5 67.5 0.4371 29.5042 0.4762 32.1435 0.5194 35.0595 NPV -9.23 -2.74 4.28 * 财务管理学 * 案例 可得:16% -2.74 i 0 14% 4.28 用插值法,求得: i=15.2% 结论:从以上两个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可以看出,甲方案的内含报酬率较高,故甲方案较好. * 财务管理学 * 内含报酬率的优缺点 内含报酬率的优点: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率,概念也容易理解。 内含报酬率的缺点:计算过程比较复杂,特别是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的投资项目,一般要经过多次测算才能求得。 * 财务管理学 * (三)获利指数 获利指数:投资项目未来报酬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的现值之比。 * 财务管理学 * 1、获利指数的计算过程 计算未来报酬的总现值 计算获利指数,即根据未来报酬的总现值和初始投资额之比计算获利指数。 * 财务管理学 * 2、获利指数法的决策规则 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获利指数大于或等于1,则采纳,否则就拒绝。 在有多个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采用获利指数超过1最多的投资项目。 作业 某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准备购入一套设备。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其中甲方案需投资20万元,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5年后设备无残值。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9万元,每年的付现成本为2万元。乙方案需投资24万元,也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也为5年,5年后有残值收入4万元,5年中每年的销售收入为10万元,付现成本第一年为4万元,以后随着设备不断陈旧,逐年将增加日常修理费2000元,另需垫支营运资金3万元,假设所得税率为25%。 要求:1、计算两个方案的现金流量; 2、若该公司的资本成本为10%,试用净现值法、 获利指数法对两个方案作出取舍; 3、计算两个方案的投资回收期,并作出比较。 * 财务管理学 * 第四节 非折现现金流量指标 非折现现金流量指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各种指标。 非折现现金流量指标 投资回收期 平均报酬率 * 财务管理学 * (一)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回收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 投资回收期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各投资方案投资总额和预计现金流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计算,确定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将原始投入的全部资金如数收回,然后再比较各相关方案投资收回时间长短,以确定最佳投资方案。 投资回收期越短,投资效益越好,方案为佳;反之,则投资方案为差。 * 财务管理学 * 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营业现金流量 注意: 1、此公式适用于每年营业现金流量相等的情况 2、此处固定资产原始投资额包括可能垫支的营运资金 思考:若每年的营业现金流量不相等怎么处理呢? 计算回收期要根据每年年末尚未收回的投资额加以确定。 * 财务管理学 * 案例: 甲方案的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营业现金流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