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农田水利规划节水灌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12.1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节水灌溉发展的现状
截至2008年底,本县耕地面积118.54万亩,非耕地面积1.43万亩,灌溉面积 110.9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7.09万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8.16万亩,其中,管灌工程6.77万亩,喷灌0.05万亩,微灌0.09万亩,渠道防渗1.25万亩。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本县的节水灌溉工程发展速度缓慢,建设规模较小。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管理体制制约工程发展
节水灌溉一个设计单元50-150亩,需要统一灌水,集约化管理,规模经营,而项目区仍实行家庭土地承包制,土地分散经营,户均耕地不足亩,各农户之间思想不一致,给节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造成很大困难。
不少群众仍无水源危机意识,固守“丰水丰收”的错误观念,不知道科学灌溉能增产,一直沿用传统的土渠输水、大畦田漫灌方式,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缺乏了解。
3)农民收入少,投入低
本县为农林大县,由于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无力出资兴建节灌工程,常年维持传统灌溉方式,形成了低投入、低产出这种习惯性的生产观念,这是工程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5.12.2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1)水资源现状的需要
,作物灌溉仍沿用传统的土渠输水、畦田灌溉方式,0.6,水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3)当地劳动力不足的需要。
每到灌溉季节,不少家庭烦亲求友、昼夜劳作迫切要求兴建节灌工程,减轻灌溉劳动强度,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一是加大工程投入;二是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实行集约化大生产;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节水意识;四是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五是创新灌溉管理机制, a.田间固定管道用量不应低于 90m/hm2; b.支管间距,单向布置时不应大于75m,双向布置时不应大于150m; c. 出水口(给水栓)间距不应大于100 m,宜用软管与之连接进行灌溉; d.应设有安全保护装置。严寒地区应布设排水、泄空及防冻害装置。 2 喷灌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a.喷灌应满足均匀度要求,不得漏喷,不得产生地表径流; b. 喷灌雾化指标应满足作物要求。
c.管道式喷灌系统应有控制、量测设备和安全保护装置; e.中心支轴式、平移式和绞盘式喷灌机组应保证运行安全、可靠。
3 微灌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a.微灌用水必须经过严格过滤、净化处理;
b.灌溉时应满足均匀度要求,不得产生地表径流; c.应安装控制、量测设备和安全保护装置;
e.条播作物移动式滴灌系统灌水毛管用量不应少于900m/hm2。
5.12.5节水灌溉工程典型设计
冠县节水灌溉工程规划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和微灌三种技术模式,由于不同的模式又有不同的工程类型,下面对本县常用的技术模式进行典型设计。
(一)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
(1)基本情况
选定典型地块位于斜店乡张盘村西,地块南北长300m,东西宽160m,总面积72亩。
该地块为砂壤土,地势平坦,田间持水率为26%(重量),土壤容重为14.7KN/m3。最大冻土深46cm,主要种植冬小麦、夏玉米。在地块中部有机井一眼,井深60m,井径0.3m,水质良好,符合农业灌溉要求,单井出水量为30m3/h,静水位一般22m左右,动水位30m左右。
(2)系统规划
根据总体规划,该地块种植大田作物,采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形式,单井自成系统。鉴于地块为长方形,输水管道南北布置,配水管道东西布置,每个系统布置一条输水管、三条配水管,配水管间距为100m,配水管上按装给水栓,间距为40m,工作时,一次开一个出水口,轮流灌溉,详见管灌工程典型块布置图。
(3)灌溉制度
1)灌水定额
m 1000γsh β1-β2
式中:m—灌水定额,m3/hm2;
γs——土壤容重,γs 14.7kN/m3;
h—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h 0.6m;
β1、β2—适宜含水量(重量百分比)上、下限,取田间持水量的90%、60%,田间持水率为26%。
经计算:m 687.96 m3/hm2 ,即m 45.9m3/亩。
2)灌水周期T
T m/Ed
式中:T—灌水周期,d;
Ed—作物日需水量,取Ed 4.0(m3/亩·d)
经计算:T 11.5(d)。
3)灌水次数
根据当地有关试验资料,确定保证率50%水平年份,冬小麦灌水4次,夏玉米灌水2次;保证率75%水平年份,冬小麦灌水5次、夏玉米灌水2次。
(4)系统流量推算
1 管网流量
机井出水量为30m3/h,一个出水口工作,因此干支管的流量均为Q干 Q支 30m3/h;
2 水源平衡计算
单井控制面积A Qη水t/m
式中:A—单井控制面积(亩) Q—机井出水量(m3/h),取Q 30 m3/h
t—日工作时数,t 16h;
η水—系统水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