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西路军精神 推进红色廉政文化建设.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8
弘扬红西路军精神 推进红色廉政文化建设
挖掘利用红色资源,推进红色廉政文化建设,发挥红色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特殊作用,是新形势下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途径。张掖是红西路军血战河西的主战场,具有资源丰厚、内涵深刻的红色廉政文化元素。利用红西路军文化资源开展廉政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对促进张掖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充分挖掘红西路军精神的廉政文化资源
红西路军在河西走廊特别是张掖市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革命之歌,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其精神万古长存,数万将士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红西路军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积极挖掘西路军红色廉政文化元素,充分发挥红色廉政文化的资源育人功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险、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具有鲜明的精神追求和信仰导向。红西路军精神所蕴含的红色廉政文化,除了具有中国红色廉政文化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涵,老一辈革命家、中央和省上有关领导、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已经给予了高度概括总结,那就是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的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的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忍辱负重,永不动摇,用终生的革命言行和努力为党工作,证明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的自律精神。这种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红色先进文化,是红西路军将士始终信仰马列主义,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信中国革命事业一定能够胜利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结晶,观点鲜明,历经历史和现实的考验,具有鲜明的精神追求和信仰导向。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仍然离不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通过加强红色廉政文化建设,推动红色廉政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以革命先烈为楷模,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价值理念,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政治基础,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二是贯穿净化心灵、洗礼灵魂的全过程。红西路军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及一切精神境界和感人事迹凝聚形成的红西路军廉政精神,蕴含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党员干部保持高尚的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意义重大;蕴含着清正廉洁、鞠躬尽瘁的革命本色,对于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有着深刻的警示作用。这些无形的资源是留给张掖人民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张掖一代又一代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巨大教育宝藏。大力弘扬西路军红色廉政文化,将贯穿党员干部净化心灵、洗礼灵魂的全过程,对于熏陶、培养具有高尚思想品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三是彰显着奉献理念和无私精神。西路军在征战河西走廊的整个过程中,面对敌人一次比一次的凶狠进攻,视死如归,英勇奋战。在梨园口阻击战中,战士们没有子弹和手榴弹,就用大刀与敌拼杀。在倪家营战斗中,为了胜利,为了人民,为了崇高的目标,所有战士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轻伤和重伤,将智慧、勇气、力量发挥到最大限度,奋斗到了最后一息。在高台血战中,红军弹药用完了,指战员便与敌人逐街逐屋肉搏,直到力竭援绝。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13师师长叶崇本、参谋长刘培基以下3000余人全部壮烈牺牲。在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的历次战斗中,先后有7000多名将士战死沙场。红西路军这种把中华民族前途、把人民的根本利益看的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的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是红西路军红色廉政文化的核心。要继承和发扬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坚信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努力营造崇尚廉洁、乐于奉献的干事创业氛围,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而无私奉献。
四是体现凝聚合力的大局观念。西路军西渡黄河后,全力牵制黄河西岸的马步芳、马步青力量,有力地策应配合了河东红军战略转移。为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的战斗任务,红西路军将士冒白刃、餐风雪,慷慨悲歌,视死如归,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英雄气概和高度组织纪律性。西安事变发生之后,为配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路军坚决执行中央命令,又多次执行东返西进任务,策应国共和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付出了巨大牺牲。红西路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体现着廉政理念与革命优良传统的完美结合。回顾西路军在河西的悲壮战史,推动红色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永远怀念他们,并能把怀念变成实际行动,大力弘扬西路军不怕艰苦、克服万难的廉政精神,使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在这种特殊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教化,凝聚力量,团结一心,为张掖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五是浸润着高尚情操的价值理念。张掖红色廉政文化资源展现了红西路军战斗过程中形成的核心价值,既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