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注意分析报告.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注意 注意的四大功能 分配(divided attention ) 警醒与信号检测(vigilance and signal detection) 搜索(search) 选择(selective attention) 知觉、注意与意识之间的关系 Marcel(1983)模型 无意识中的知觉匹配(between the sensory data and the perceptual hypotheses regarding various properties and objects ) 成功的匹配向意识“报告”(Consciously, we are aware only of the reported objects or properties.) 无意识中的信息和无意识认知过程仍能影响其它认知任务 注意与意识——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前意识 启动效应(priming) Dyads of triads 州,岛,泛 ——? 答:广 舌尖现象(tip-of-the-tongue phenomenon ) 本章内容 选择性注意 过滤器理论 衰减器理论 后期选择理论 多态模型 注意 容量与心理能力 图式理论 注意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视觉注意的神经网络 事件相关电位与选择性注意 自动化与练习效应 Stroop任务 自动化与注意(控制)性加工 分配性注意 双任务工作 自动化的注意假设 心理不应期 注意瞬断研究 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理论认为,人们可以同时注意的事物数目是有限的。 日常生活、实验室研究和神经生理学研究中得到的证据显示,受到积极注意的信息与受到忽视的信息在加工上是不同的。 过滤器理论、衰减器理论、后选择理论、多通道理论、注意、容量与心理能力、图式理论 过滤器理论 Broadbent(1958)提出过滤器理论(filter model ) 同一时间可以被注意到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如果信息量超过限度,注意过滤器就将选择让一些信息通过,并将另一些信息排斥在注意之外。 实验验证 实验(1954):两种呈现刺激的方式 第一种是通常方式接收声音刺激:例如左耳=右耳=734215; 第二种是分听方式(dichotic listening task),即左耳=734,右耳=215。 通常方式+任意顺序:正确率93%; 分听方式+任意顺序:正确率降低到65%; 分听方式+时间顺序:正确率降低到约20%。 反对意见和解释 鸡尾酒会效应(cocktail party effect):先听到自己的名字才转移注意。 解释:注意的偶然转移 Treisman实验 Treisman实验 左耳:Many linguists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logical form of a sentence and its deep structure. The former / side of the road seemed to be filled with singing birds; the path itself looked smooth and inviting. 右耳:At long last they came to a fork in the road but did not know which way to go. The trees on the left / term refers to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logical subject and object; the latter to what is called “meaning.” Wood and Cowen实验 衰减器理论 Treisman(1960) 的attenuation model认为,接收的信息要经历三种分析或检验: 分析刺激的物理属性; 确定刺激是否语言,如果是,就将它们分为音节和单词; 识别单词并赋予意义。 三个阶段并非全部需要。 后期选择理论 Deutsch and Deutsch(1963)的后期选择模型(late-selection model) 所有的信息都被传送到工作记忆中,这种传送是以平行的形式进行的。 在工作记忆中,依据材料的重要性做出判断决定是被精细加工还是被遗忘。 MacKay (1973)实验 Attended ear: They were throwing stones at the bank. Unattended ear: a biasing word “river” or “money”. After hearing…, presented with: They threw stones towar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