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设计指导书
杨伟丰 编写
2014年12月设计题目:复杂模型机的设计
一、设计目的
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原理知识,设计并实现较为完整的模型计算机。
二、设计内容
根据复杂模型机的指令系统,编写实验程序,并运行程序,观察和记录运行结果。
三、预备知识
1、数据格式
模型机规定采用定点补码表示法表示数据,且字长为8位,其格式如下:
数据位数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用途 符号 尾数 其中第7位为符号位,数值表示范围是:-1≤X<1。
2、指令格式
模型机设计四大类指令共十六条,其中包括算术逻辑指令、I/O指令、访问存储器、转移指令和停机指令。
(1)算术逻辑指令
设计9条算术逻辑指令并用单字节表示,寻址方式采用寄存器直接寻址,其格式如下:
数据位数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用途 操作码(OP-CODE) 源寄存器(RS) 目的寄存器(RD) 规定:
选中的寄存器(RS或RD) R0 R1 R2 寄存器的编码 00 01 10 算术逻辑指令的名称、功能和具体格式见表2—3。
(2)访存指令及转移指令
模型机设计2条访存指令,即存数(STA)、取数(LD),2条转移指令,即无条件转移(JMP)、结果为零或有进位转移指令(BZC),指令格式为:
数据位数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D7……D0 用途 00 寻址模式M 操作码OP-CODE 目的寄存器编码RD 位移量D 其中,OP-CODE为操作码,rd为目的寄存器地址(LD、STA指令使用)。D为位移量(正负均可),M为寻址模式,其定义如下:
寻址模式M 有效地址E 说明 00 D 直接寻址 01 (D) 间接寻址 10 (RI)+D RI变址寻址 11 (PC)+D 相对寻址 本模型机规定变址寄存器RI指定为寄存器R2。
(3)I/O指令
输入(IN)和输出(OUT)指令采用单字节指令,其格式如下:
数据位数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用途 操作码(OP-CODE) 地址(addr) 目的寄存器(RD) 其中,在IN 指令中,addr=01,选中“INPUT”中的开关组作为输入设备,在OUT指令中,addr=10时,表示选中“OUTPUT UNIT”中的数码块作为输出设备。
(4)停机指令
指令格式如下:
数据位数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值 0110 00 00 HALT指令,机器码为60H,用于实现停机操作。
3、指令系统
复杂模型机共有16条基本指令,其中算术逻辑指令7条,访问内存指令和程序控制指令4条,输入输出指令2条,其它指令1条。表2-3列出了各条指令的格式、汇编符号、指令功能。
表2-3 复杂模型机指令系统
助记符 指令格式 指令长度(字节数) 指令功能 第一字节 第二字节 CLR rd 01 11 00 rd 无 1 0→RD MOV rs,rd 10 00 rs rd 无 1 RS→RD ADC rs,rd 10 01 rs rd 无 1 RS + RD + cy →RD SBC rs,rd 10 10 rs rd 无 1 RS - RD - cy →RD INC rd 10 11××rd 无 1 RD + 1→RD AND rs,rd 11 00 rs rd 无 1 RS ^ RD →RD COM rd 11 01××rd 无 1 →RD RRC rs,rd 11 10 rs rd 无 1 RS带进位循环右移一位,然后RS→RD RLC rs,rd 11 11 rs rd 无 1 RS带进位循环左移一位,然后rs→RD LAD M,D,rd 00 M 00 rd D 2 有效数据E →RD STA M,D,rd 00 M 01 rd D 2 RD→有效地址E JMP M,D 00 M 10 00 D 2 有效数据E→PC BZC M,D 00 M 11 rd D 2 当CY=1或ZI=1时,有效数据E→PC IN rd 01 00 01 rd 无 1 INPUT设备的数据→RD OUT rd 01 01 10 rd 无 1 RD→OUTPUT UNIT HALT 01 10 00 00 无 1 停机
四、设计环境
1、ZY15Comp12BB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 一台
2、排线 若干
3、PC机 一台
五、设计原理
复杂模型机的数据通路框图如图1。根据机器指令系统要求,设计微程序流程图及确定微地址。
图1 复杂模型机数据通路框图
按照系统建议的微指令格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