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探头.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医用超声探头
????一、压电换能器 超声诊断仪是通过 HYPERLINK / 探头产生入射超声波(发射波)和接收反射超声波(回波)的,它是诊断设备的重要部件。高频电能激励探头中的晶体产生机械振动,反射超声波的机械振动又可以通过探头转换为电脉冲。也就是说探头能将电能转换成声能,又能够将声能转换成电能,所以探头又称做超声换能器。其原理来自于晶体的压电效应。 1.压电效应 压电效应泛指晶体处于弹性介质中所具有的一种声-电可逆特性,此现象为法国物理学者居里兄弟于1880年所发现,故也称居里效应(图7-4)。
HYPERLINK javascript:MM_openBrWindow(7-4.htm,标题,toolbar=no,location=no,directories=no,status=no,menubar=no,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图7-4 晶体的压电效应 具有压电效应???质的晶体,称为压电晶体。目前常用于超声探头的晶体片有锆酸铅、钛酸钡、石英、硫酸锂等人工或天然晶体。钛酸钡及锆酸铅是在高温下烧结的多晶陶瓷体,把毛坯烧结成陶瓷体后,经过适当的研磨修整,得到所需的几何尺寸,再用高压直流电场极化后,就具有压电性质,成为换能器件。 (1)正压电效应 在晶体或陶瓷的一定方向上,加上机械力使其发生形变,晶体或陶瓷的两个受力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形变方向相反,电荷的极性随之变换,电荷密度同外施机械力成正比,这种因机械力作用而激起表面电荷的效应,称为正压电效应,如图7-4(a)。 (2)逆压电效应 在晶体或陶瓷表面沿着电场方向施加电压,在电场作用下引起晶体或陶瓷几何形状应变,电压方向改变,应变方向亦随之改变,形变与电场电压成比例,这种因电场作用而诱发的形变效应,称为逆压电效应,如图7-4(b)。 一般情况下,压电效应是线性的,然而,当电场过强或压力很大时,就会出现非线性关系。 晶体和陶瓷片因切割方位和几何尺寸的不同,产生机械振动的固有频率也不同,当外加的交变电压的频率与固有频率一致时,产生的机械振动最强;当外加的机械力的频率与固有频率一致时,所产生的电荷也最多。在超声波诊断仪中激励脉冲的频率必须与探头的固有频率相同。 2.压电换能器的特性 压电换能器的特性参量很多,现只简单介绍以下3种。 (1)频率特性 压电换能器的晶体本身是一个弹性体,因此有其固有的谐振频率,当所施力的频率等于其固有频率时,它将产生机械谐振,由于正压电效应而产生最大电信号。另一方面,当所施加电的频率和压电晶体固有频率一致时,由于逆压电效应则应发生机械谐振,谐振时振幅最大,弹性能量也最大,这时,压电体获得最大形变振动,通过介质产生超声波输出。实验证明,当所施加力或电的频率不与晶体固有频率一致时,压电换能器晶体产生的电信号幅度和变形振动幅度都将变小,可见,它们都是频率的函数。
HYPERLINK javascript:MM_openBrWindow(7-5.htm,标题,toolbar=no,location=no,directories=no,status=no,menubar=no,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图7-5 压电晶体的电流-频率特性 如果对压电晶体施加一定值的电压,改变所加电压的频率,回路电流或阻抗将随其变化,当电压频率为某一频率fm时,电流出现最大值Imax,当电压频率为另一频率fn时,电流出现最小值Imin。压电晶体的电流随频率而变化的现象(见图7-5),说明了压电换能器晶体的等效阻抗是一个随频率而变化的量。如果继续增加电压的频率,还可以发现有规律地出现一系列电流的波动,且波动的最大值(对应fm1、fm2…)是依次减小的,而波动最小值(对应fn1、fn2…则是依次增大的,fm称为压电振子的最小阻抗频率(又可称为最大传输频率);fn称为最大阻抗频率(又可称为最小传输频率)。????(2)换能特性 换能器的换能特性包括两个方面:电能-机械能-超声能,超声能-机械能-电能。前者属于发射过程,后者属于接收过程。能量间转换必然产生损失(产生了无益的能耗),以转换效率来表征换能器这一性能:电机转换效率=输出的机械功率/输入的电功率 机声转换效率=辐射的超声功率/输入的机械功率因此: 电声转换效率=辐射的超声功率/输入的电功率????(3)暂态特性 超声诊断仪的换能器大多工作于脉冲状态,换能器对脉冲的响应速率称为暂态特性,这也是一项重要指标。换能器的暂态特性与其频率特性是有关系的,简言之,换能器的频谱越宽,它的暂态特性也越好,可允许的超声脉冲的宽度越窄。在这里,所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