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油菜秸秆混贮加工调制技术规程.docx
3
饲料油菜秸秆混贮加工调制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饲料油菜秸秆混贮加工调制的术语和定义、加工设备、饲料原料、加工调制、质量评价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饲料油菜秸秆混贮加工调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2020版)
GB5009.237食品pH值的测定
GB/T6435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GB/T10647饲料工业术语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EN13207青贮饲料热塑性膜
GB/T14699.1饲料采样
3术语和定义
GB/T1064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青贮
将青绿饲草、饲料作物、农作物秸秆置于密封的青贮设施中,经过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降低pH,使青贮饲料能够长期保存的饲草加工方法。
3.2饲料油菜
饲料油菜是在传统油菜基础上培育的一种油饲兼用品种。又称为“双低油菜”,即饲料油菜的菜油中芥酸含量小于3%,饲料油菜的菜饼/粕中低硫代葡萄糖甙含量小于30μmol/g。
3.3玉米秸秆
玉米籽实收获后的植株。
3.4混合青贮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青贮原料混合后调制的青贮饲料。
3.5青贮添加剂
用于改善青贮饲料营养价值,降低青贮过程养分损失添加的少量物质,包裹微生物制剂、酶制剂、酸制剂等。
4
4加工设备
4.1铡切设备
铡刀等。
4.2混合设备
TMR机。
4.3打捆裹包设备
裹包机。
5混贮加工
5.1原料选择
玉米秸秆及时收割备用,玉米秸秆的留茬高度不低于15cm。饲料油菜以初花期较为适宜,宜采取整株收割或只进行初步铡切,防止水分流失。
5.2铡切
饲料油菜和玉米秸秆铡切长度宜为2~3cm。
5.3混合
5.3.1混合比例
饲料油菜应与玉米秸秆按2:1~4:1比例初步混合,同时进行铡切处理,确保饲料油菜中水分被秸秆吸收。饲料油菜宜当天用完,防止发热损失等。
5.3.2添加剂使用
根据生产所需,投放添加剂。添加剂应按照产品使用说明,宜在原料投放过半后喷洒添加。
5.3.3混合方法
将初步铡切好的饲料油菜、玉米秸秆采用TMR机进行混合。再进行二次混合,一般以添加完料后3min~5min为宜,防止过度搅拌。
5.4打捆裹包
饲料油菜、玉米秸秆搅拌均匀后立即进行打捆,密度达到650kg/m3以上,裹包大小可根据设备及需求确定;打捆后立即用6层以上拉伸膜裹包;拉伸膜应符合EN13207的规定。
6发酵
裹包好的饲料油菜秸秆饲料的应进行充分发酵,5~9月经过21d,10~4月经过35d以上发酵,经检验合格后,即可开封饲喂;不具备保温条件的,冬季不宜进行调制。
5
7质量评价
7.1饲料采样
按国标GB/T14699.1的规定执行。应在发酵结束后进行采样,一般每50包采样一包;在裹包截面或侧面采集3个样点,混合成约1500g样本,通过四分法缩减到约500g,用单气阀密封袋封存,标识完成后抽气并置于低温条件下保存备检,防止二次发酵。裹包采样点破包处应立即用胶带粘贴密封。
7.2品质要求
7.2.1感官要求
发酵完成后,应有果实味或芳香味,无丁酸臭味;精、粗饲料混合均匀,松散不分离;色泽与原料相近。
7.2.2化学成分要求
见表1。
表1化学成分要求
项目
要求
水分
55%~70%
pH
3.8~4.5
7.3感官评价方法
通过目测、嗅闻、手感。
7.4化学成分测定方法
7.4.1水分
按国标GB/T6435的规定测定水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7.4.2pH
按国标GB5009.237规定测定发酵饲料的pH。
7.5卫生指标测定方法
按GB13078规定执行。
8贮藏
贮藏场所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日光直射,堆放高度不超过3层。严防践踏、老鼠和鸟的侵害,经常检查裹包膜,如有破损及时修补,冬季注意防冻。存放期不宜超过2年。
9运输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净,严禁与有害、有毒、有异味和其他易污染物品混运。运输时应注意保持包膜的完整,防止破损。
6
10饲喂管理
初次投饲应逐渐过渡,过渡时间以3-5天为宜,混贮裹包开封后应一次性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