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总复习地理中国区域地理专题练习.docx

发布:2021-06-29约5.5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 9 高中总复习地理中国区域地理专题练习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为第 1 卷(选择题 )和第 1I 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 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请将第 1 卷的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上,第 1I 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的指定范围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 52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52 分) 下图为“沿 106.5 °E 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 ,分析完成 1~ 4 题。 图中②地形区为( )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为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下表为我国黑龙江、海河、闽江(福建境内) 、伊犁河(发源于新疆)长度、径流量和含沙量情况。据此完成 5~ 7 题。 33河流 长度( km)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亿 m) 多年平均含沙量( kg/m ) 甲 1 090 226 61 3 3 乙 541 624 0.14 丙 441 118 4.6 丁 3 420 2 709 0.16 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 ) 海河、黑龙江、伊犁河、闽江 闽江、黑龙江、海河、伊犁河 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 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 依据表中信息判断,沿岸植被条件较差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以上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 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流域面积均位于我国境内 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影响 夏季均出现丰水期 下面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完成 8~ 11 题。 在该地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 缺氧和冻土问题 沼泽和草地问题 沙丘和戈壁问题 溶洞和暗河问题 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是( ) 山地畜牧业、绿洲农业 高寒畜牧业、河谷农业 河漫滩畜牧业、灌溉农业 农耕区畜牧业、生态农业 该地区粮食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该地区的农田、村镇和城市多分布在( ) 青海湖和察尔汗盐区周围 柴达木盆地边缘的绿洲 公路和铁路沿线 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读图,完成 12~ 14 题。 该区域地貌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风力侵蚀 风力沉积 流水侵蚀 流水沉积 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 A. 拦沙蓄水 B. 发电灌溉 C.防洪抗旱 D. 调节气候 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甲——平整土地,建立基本农田 乙——封坡育林育草,含蓄径流 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读图,完成 15~ 18 题。 15. 图中山脉 M为( ) A. 雪峰山 B. 武夷山 C. 巫山 D. 贺兰山 图中 P、Q为我国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它们分别是( ) A. 葛洲坝、三峡 B. 小浪底、三门峡 C.龙羊峡、李家峡 D. 三峡、葛洲坝 图中 P、Q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 ①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河流落差大 ②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河流落差大 ③地处我国季风区, 降水丰沛, 河流径流量大 ④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②④ 在图中 P 处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首位目标是( ) A. 灌溉 B. 发电 C. 航运 D. 防洪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 。读图完成 19~ 21 题。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 A. 黄土高原 B. 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该地形区主要自然土壤的特点是( ) A. 矿物质含量低 B. 有机质含量高 C. 土质疏松 D. 酸性较强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 ) 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 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种植园农业 博鳌原为濒临南海的小城镇, 它完整地保存了热带水域的原始生态。 2001 年 2 月被定为“亚洲论坛”的永久会址。读图,完成 22~ 23 题。 博鳌所在省区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 ) ①海洋国土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