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工程塑料pb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实用聚酯合金—聚酯工程塑料; 目录
6.1聚酯工程塑料构成
6.1.1 增韧与增韧剂
6.1.2 增强与填充
6.1.3 聚酯的阻燃
6.1.4 结晶性能的改性剂
6.1.5润滑剂
6.1.6 酯交换反应控制剂
6.1.7 抗氧剂
6.2 聚酯工程塑料制造
6.2.1 配方设计
6.2.2 制造工艺
;PBT 优点
结晶速度快、可高速成型、耐热性、电性能、阻燃性能、耐化学药品性、摩擦磨损特性优异、吸水性低、热变形温度高、机械强度高、耐疲劳性和尺寸稳定性好,蠕变小。
PBT缺点
缺口冲击强度低、玻璃化温度低(22~43°之间)、高负荷下热变形温度低、高温下刚性差等。;增韧剂 提高PBT塑料制品冲击性能
增强剂 提高PBT塑料制品强度和提高热变形温度
抗氧剂 防止PBT加工成型过程中氧化和降解
润滑剂 改进熔体流动性和制品表面光洁性
阻燃剂 提高PBT制品阻燃的效果;6.1.1增韧与增韧剂
1、冲击强度(单位:j/m)
;冲击强度表征韧性高低的一个参数,对于工程塑料,一般采用摆锤法测定。;2、橡胶增韧的机理
橡胶 通常是由1,3丁二烯为单体,经配位聚合而得到的一类线型柔顺高分子聚合物,因单体为-CH=CH-CH=CH-,所以分子间次价力小,具有典型的高弹性,在很小的作用力下,能产生很大的形变(500%~1000%),外力除去后,能恢复原状。因此,橡胶类用的聚合物要求完全无定型,玻璃化温度低,便于大分子的运动 。塑料和橡胶共混时,处于塑料基体中的橡胶粒子作为应力集中点,诱发基体产生大量的银纹,吸收和消耗大量的应变能,促进材料变韧,或者是橡胶粒子在加工中产生的热收缩和形变中的泊松收缩,使处于其周围的基体树脂受到张应力的作用,自由体积增大,同时出现屈服的结果。总之,橡胶在塑料粒子中作为应力集中点,诱发基体剪切屈服和银纹化,使基体发生脆韧转变,提高了韧性。
;;漆宗能和蔡忠龙等在研究结晶高聚物/橡胶共混体系的脆韧转变时,给出脆-韧转变即是渗透过程的图像。他们认为:裂纹沿损伤区的形成,吸收了冲击量能,因而损伤区的形成机制和体积,控制了能量吸收的大小,决定了样品冲击强度,同时,通过实验表明:断口上不论局???还是整个都是韧性破坏时,剪切破坏区下发白区不透明度增加,其内部的银纹不仅密度增加,而且和剪切区同时出现。;;;;;;用ABS系列的塑料改性PBT
Abs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是非结晶/非结晶共混改性的一个最典型的塑料合金。无论是用接枝共聚法还是共混法制造,分子链都包含这三个组分构成的刚性、柔性和弹性的链段,因而兼有刚强和韧性。用abs共混改性PBT,主要是利用它的弹性连端,即橡胶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当用橡胶含量超过40%(质量分数)的abs改性PBT时,合金的冲击强度明显改进。;;;;;;国外已有40多种硅烷偶联剂,国内生产的有KH系列,如常用的KH550(A1100)等,KH550,的化学名为,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用它处理玻璃纤维时,先将12mlKH550与1000ml水配成体积分数1.2%的溶液,然后将玻璃纤维浸入约5分钟,浸透后,在140°鼓风烘箱中烘20min,取出用水洗2~3次,再烘干备用。;弯曲弹性模量;;;;;;;;;;;;6.1.3 聚酯的阻燃
1、阻燃的原理
阻燃的本质,实际上是阻隔氧和可燃塑料的接触,或提高塑料着火燃烧所需氧浓度。若在塑料中引入一些氧化作用强于氧或在燃烧时产生的化合物能停留在塑料表面外,起阻隔氧化作用的元素,例如卤素、磷、氮等,则可提高塑料的难燃性,这便是塑料阻燃的机理。
在空气,即氧的体积分数在20%左右的气体中,聚酯是可燃的。在聚酯树脂分子链上引入卤素、磷等,或添加含这些元素的称为阻燃剂的化合物到树脂中,则可使聚酯树脂达到阻燃的要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