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护理员(初级)全套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步骤4 取出热水袋 用热30~60分钟后,取出热水袋。 (1)检查热水袋温度,询问老年人是否继续使用(需要更换热水) (2)观察老年人靠近热水袋处的肢体是否温暖,皮肤有无发红、水泡等低温烫伤的迹象。 (3)协助老年人取舒适卧位,将被子盖严,整理床铺。 * ppt课件 步骤5 整理用物, 护理员将热水袋内的水倒空,倒挂晾干后吹入空气,旋紧塞子,放在阴凉干燥处备用。 步骤6 记录 护理员洗净双手,记录热水袋使用情况。记录内容包括:热水袋放置时间、取出时间、老年人用热后全身及局部情况。 * ppt课件 注意事项 1.在老年人使用热水袋过程中,护理员要每15分钟巡视一次。如发生烫伤,应立即停止使用,进行局部降温并及时报告。 2.老年人应避免长时间用热,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 3.老年人使用热水袋,水温应调节至50℃,热水袋装入布套内或包裹毛巾,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防止烫伤。 * ppt课件 学习单元2老年人湿热敷的应用 学习目标 》了解老年人湿热敷的应用范围 》掌握老年人湿热敷的禁忌 掌握老年人湿热敷的温度控制 》掌握老年人湿热敷的方法 * ppt课件 知识要求 一、老年人湿热敷的作用及禁忌 1.湿热敷的作用 湿热敷一般用湿布敷法,穿透力强,能利用热传导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炎症吸收或促进消散;可作用于深层组织,使痉挛的肌肉松弛而止痛。 * ppt课件 常用于慢性炎症及痛症(患处没有发红或发热的症状),:如慢性腰颈痛、慢性退化性膝关节炎、肌肉疲劳或痉挛等。在推拿的运用上,常于手法操作后辅以湿热敷,湿热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活血止痛作用,还可以加强手法治疗效果、减轻手法刺激所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 * ppt课件 2.湿热敷的禁忌 患有急性炎症、皮肤炎、血栓性静脉炎、外周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患处有伤口、刚愈合的皮肤、过分疼痛或肿胀、失去分辨冷热的能力(如部分糖尿病老年人)、不能明白指示的老年人(如患有严重老年痴呆症),都不宜使用湿热敷。软组织扭伤、挫伤早期,未经确诊的急性腹痛,脏器出血,恶性肿瘤,有金属移植物的老年人也禁用湿热敷。 * ppt课件 二、老年人湿热敷法的应用范围及温度控制 1.常用湿热敷的应用范围老年人常用湿热敷见表2-1。 2.湿热敷的温度控制 以50~60℃热水浸透敷布,拧干,护理员用自己的手腕掌侧测试敲布温度是否适当,必须不烫手时才能敷于老年人患部。 * ppt课件 技能要求 为老年人进行湿热敷 步骤1 工作准备 (1)环境准备。关闭门窗,温湿度适宜。 (2)护理员准备。服装整洁,洗净双手。 (3)老年人准备。老年人取坐位或卧位。 (4)物品准备。水盆(内盛50~60℃热水)、暖瓶1只、毛巾2块、橡胶单1块、浴巾1块、润肤油1瓶。 * ppt课件 步骤2 沟通 了解老年人身体疾病状况。向老年人告知给予一一般性湿热敷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告知湿热敷的过程,取得老年人的配合。 * ppt课件 步骤3 进行湿热敷 (1)备齐物品携至老年人床旁。露出老年人需要湿敷的部位(如关节),铺好橡胶单及浴巾。 (2)护理员将毛巾浸在水盆中湿透,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宜。抖开,在自己的手腕掌侧测试敷布温度,感觉温热适宜,放于老年人关节部位上,将干毛巾覆盖在上面,以防散热过快,如图2-13所示。 * ppt课件 (3)观察并询问老年人有无不适,局部皮肤有无发红、起水泡等烫伤情况。如果老年人感觉过热时可揭开干毛巾一角放出热气。每3-5分钟更换一次敷布,水盆内随时添加热水,湿敷20~30分钟(或按医嘱)。 * ppt课件 步骤4 整理用物 湿热敷完毕,用毛巾擦干局部皮肤,撤去用物。在湿热敷部位涂润肤油。整理好衣裤,盖好盖被。清理用物。 注意事项 1.严密观察湿热敷部位皮肤状况,防止烫伤。 2.瘫痪、糖尿病、肾炎等血液循环障碍或感知觉异常的老年人不可使用湿热敷,以免发生意外。 * ppt课件 单元3 老年人皮肤观察 学习目标 》了解老年人皮肤生理变化 》能观察老年人皮肤异常情况 一、正常皮肤生理结构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并含有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及血管、淋巴管、神经等,如图2-14所示。 * ppt课件 * ppt课件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并含有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及血管、淋巴管、神经等,如图2-14所示。 二、老年人皮肤生理变化及特征 老年人的皮肤系统呈现生理性老化。皮肤是保持身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第一道防线,从面积和含量而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老年人皮肤的触痛、温觉减弱,表面的反应性减弱,对不良刺激的防御等功能降低,再生和愈合能力减弱。通常人过中年皮肤开始衰老,60岁以后皮肤老化更加明显。 P.毛发改变 老年人毛发失去光泽,头发脱落,眉毛、鼻毛变白脱落。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