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石南31井区白垩系清水河组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准噶尔盆地石南31井区白垩系清水河组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中期报告
该报告对准噶尔盆地石南31井区白垩系清水河组的精细油藏进行了描述研究,中期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 油藏地质特征:石南31井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油藏属于裂缝-孔隙型油藏。清水河组岩性以粒度细、粘土颗粒含量高为主,存在大量储层发育,地层厚度约为80米。研究表明,裂缝网络对储层产能影响较大,裂缝发育情况越好,油气储集能力越强。
2. 含油性质:样品测试结果表明,石南31井区油气含量丰富,油的密度较轻,芳烃含量高,蜡油含量较少,随着深度的增加,油中蜡质含量逐渐增多,蜡油比例逐渐增大。潜力分析表明,该油藏的低渗透和低压力是制约储层产能的主要因素。
3. 油藏模型建立:通过对地震资料和储层特征的综合分析,建立了石南31井区油藏地质模型,对储层孔隙、裂缝、流体状况等参数进行了模拟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对油藏开发具有重要影响。
4. 油藏开发策略:对石南31井区油藏进行储量评价和开发策略分析,建议采用水平井、多级压裂、地层堵水等措施,提高储层渗透性和有效孔隙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储量产出。同时,注重水平井开发和带压开采技术研究,合理调整采油方案。
综合分析得出,准噶尔盆地石南31井区白垩系清水河组精细油藏具有较高的勘探价值和开发潜力。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储层特征和裂缝发育情况的研究,优化采油技术和开采方案,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