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省聊城一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教学.doc

发布:2017-05-22约9.7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 山东省聊城一中 2008—2009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 物 试 题 一、1.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 B.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均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的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如果该图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代表抗体 2.下列关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B.人在紧张情况下,心跳、呼吸加速,血压升高属神经—体液调节 C.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来调节生理过程 D.短跑运动员听到枪声完成跑步和冲刺的过程,只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 3.对于人类的某种遗传病,在被调查的若干家庭中发病情况如下表。据此所作推断,最符合遗传基本规律的一项是(注:每类家庭人数150~200人,表中+为发现该病症表现者,-为正常表现者) ( ) 类别 Ⅰ Ⅱ Ⅲ Ⅳ 父亲 + - + - 母亲 - + + - 儿子 +- + + +- 女儿 +- - + - A.第Ⅰ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第Ⅱ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第Ⅲ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D.第Ⅳ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4.下图是某种二倍体动物个体内的两个细胞分裂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是减数分裂图像,乙是有丝分裂图像 B.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两个染色 体组 C.甲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依次 是2、4、4 D.该动物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 5.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 ) A.1/2 B.5/8 C.1/4 D.3/4 6.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寒冷刺激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 7.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当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候,产热加强,散热停止 B.机体是以反馈方式维持体温稳定 C.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神经不参与 D.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激素不参与 8.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甲种群: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乙种群: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B.乙种群生物基因突变率很高 C.乙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D.甲、乙两种群生物无突变、环境基本相同 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10.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11.某化合物含有C、H、O、N、S元素,下列哪项不可能是该化合物的功能 ( ) A.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B.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C.切割DNA分子,获得黏性末端 D.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12.根据右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3.人体的下列生理活动,受下丘脑调节的 ( ) ①维持血糖的相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