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水处理工程作业及答案详解.doc

发布:2016-05-21约5.2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次习题 一污水厂出水排入某河流,排入口以前河流的流量Q=1.2m3/s,BOD5=2.1mg/L,Cl-=5.0mg/L,NO-3=3.0mg/L;污水厂出水的流量q=8640m3/d,BOD5=25mg/L,Cl-=80mg/L,NO-3=10mg/L。假定排入口下游不远某点处出水与河水即得到完全混合,求该点处的河水水质。 2、某生活污水经沉淀处理后的出水排入附近河流,各项参数如表所示,试求:(1)1天后河流中的溶解氧量;(2)最低溶解氧、临界亏氧量及其发生的 时间。 计算所需有关参数如下表: 参数 污水厂出水 河水 流量(m3/s) 0.2 5.0 DO(mg/L) 1.0 8.0 水温℃ 15 20 BOD5(mg/L) 100 2.0 k1(20)=0.2(d-1) k2(20)=0.3(d-1) 19.8℃下饱和溶解氧为9.14mg/L 第二次习题 简要说明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拥挤沉淀与压缩沉淀各有何特点。P61 2、非凝聚性悬浮颗粒(自由沉降)在静置条件下的沉降数据列于下表。试确定理想平流式沉淀颗粒沉淀速度为0.03m/min的悬浮颗粒去除百分率。试验用的沉淀柱取样口离水面120cm和240cm。C表示在时间t时由各个取样口取出的水样中所含的悬浮物浓度,C0表示初始的悬浮物浓度。 时间t(min) 0 15 30 45 60 90 180 120cmc处 C/C0 1 0.96 0.81 0.62 0.46 0.23 0.06 240cmc处 C/C0 1 0.99 0.97 0.93 0.86 0.70 0.32 时间t(min) 15 30 45 60 90 100 1.2m时残余颗粒% 0.96 0.81 0.62 0.46 0.23 0.06 1.2m时沉降速度 0.08 0.04 0.0267 0.02 0.013 0.0067 2.4m时残余颗粒% 0.99 0.97 0.93 0.86 0.70 0.32 2.4m时沉降速度 0.16 0.08 0.053 0.04 0.0267 0.013 (x1.2(%) 10 10 10 10 10 10 7 u1.2 0.027 0.023 0.019 0.016 0.013 0.010 0.004 (x1.2 u1.2(%) 0.27 0.23 0.19 0.16 0.13 0.1 0.028 ( x1.2 u1.2=1.11% (x2.4(%) 10 10 10 10 10 10 4 U2.4 0.026 0.022 0.0185 0.016 0.012 0.008 0.001 (x2.4 u2.4(%) 0.26 0.22 0.185 0.16 0.12 0.08 0.004 ( x2.4 u2.4=1.07% / / 第三次习题 气浮法分离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气浮工艺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气浮法主要用于对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分离。 气浮工艺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 必须向水中提供足够量的细微气泡; 必须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能形成悬浮状态; ③必须使气泡与悬浮的物质产生粘附作用; 加压溶气气浮法的基本原理是是什么?有哪几种基本流程?各有何特点? 答:基本原理:空气在加压条件下溶入水中,而在常压条件下析出。 A、全溶气流程:将全部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再经减压释放装置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 特点:电耗高、但气浮池容积小 B、部分溶气流程:将部分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其余废水直接送入气浮池, 特点:省电,溶气罐小 C、回流溶气流程:将部分出水进行回流加压,入流废水直接进入气浮池, 特点:适用于SS高的原水,但气浮池容积大; 何谓胶体稳定性,简述胶体脱稳和凝聚的作用机理。 胶体稳定性: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动力学稳定性:颗粒布朗运动 重力影响的能力;聚集稳定性:胶体粒子之间不能相互聚集的特性; B、胶体脱稳和凝聚的作用机理 ◆ 压缩双电层(加入电解质进行脱稳) 电解质加入(与反离子同电荷离子( (与胶粒吸附的反离子发生交换或挤入吸附层(胶粒带电荷数减少(降低电动电位(使扩散层厚度降低 ◆ 吸附电中和 胶核表面直接吸附带异号电荷的聚合离子、高分子物质,胶粒等来降低电动电位,胶体脱稳; ◆ 吸附架桥作用,高分子物质和胶粒,以及胶粒与胶粒之间的架桥;◆网捕作用 金属氢氧化物形成过程中对胶粒的网捕; 何谓同向絮凝和异向絮凝?两者的碰撞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同向絮凝: 异同向絮凝的碰撞速率相关因素:颗粒物数量浓度、水温, 同同向絮凝的碰撞速率相关因素:颗粒物数量浓度、颗粒尺寸、速度梯度;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