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社会主义的再思考.docx

发布:2021-07-20约8.3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社会主义的再思考 对社会主义的再思考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1年01期 为什么在当今时代人们总是不断地、深入地思考社会主义?究其缘由,简而言之“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因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从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发表至今已近500年了。作为科学理论,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近160年了。作为社会制度出现,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算起至今已近90年了。作为成功的独具特色的实践即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历史。而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遭受重大挫折也已经过去15年了。马克思说过:“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P92)社会主义源远流长,波澜起伏的历史促使那些先进的人们一代又一代地对它加以理论上的思考和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将它推向前进。几年前或十几年前,人们更多地问: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究竟有哪些根本区别。今天人们越来越关心:社会主义到底包括哪些最基本的内涵。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展开,阐发对社会主义的再思考并求教于同行。 一、作为核心价值理念的社会主义 以往人们大都从以下三个层面认识社会主义:一是学说,二是运动,三是制度。这并没有错,但是,从与时俱进的角度来说,今天我们应当也有可能从核心价值理念层面对社会主义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可以概括如下:民主、平等、集体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该说上面每一个问题都是一篇大文章,本文只能勾画出它们最基本的内容。 1.民主。民主是个外来词(源于希腊文,亦称德先生),它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重视民主这个问题。把它与工人阶级的奋斗目标密切联系在一起。《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2](P293)实现工人阶级奋斗目标的第一步是“争得民主”。那么在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以后是不是可以不讲民主,甚至不要民主了,决非如此。列宁有句名言: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并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3](P168)恩格斯晚年曾针对党内民主状况讲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争取民主自由,首先应当在党内享有充分民主,充分批评讨论的自由,“难道我们要求别人给自己以言论自由,仅仅是为了在自己队伍中又消灭言论自由吗?”[4](P687)邓小平也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5](P168)现在,我们共产党人是把民主这个话语权拿回来了,但是在实践和理论上都还做得不够。今后我们要高度重视民主,继续努力建设民主。正如毛泽东说过的,我们充分地发扬了民主,就能把党内、党外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做到了这些,我们的工作就会越做越好,我们遇到的困难就会较快地得到克服,我们事业的发展就会顺利得多。”[6](P838)因此,深化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研究,要求我们必须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 2.平等。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公平”和“平等”都是他们经常使用的概念。两者联系紧密,又有区别(当然,从一定意义上可以把平等延伸为公平)。但马克思、恩格斯更多或更重视研究“平等”。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理念主要包括三个要点:一是人类千百年来追求的真正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恩格斯在1884年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论述了他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精辟认识。恩格斯认为,在古代社会即原始社会中人类已经出现了自由、平等、博爱的萌芽。但是,进入私有制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后,自由、平等、博爱就蒙上了虚伪的面纱。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自由、平等、博爱才能实现“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二是科学社会主义讲的平等,最主要的是指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无产阶级提出的平等有双重含义:第一,消灭私有制社会中的阶级不平等。第二,吸收和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某些正当的平等要求。马克思认为,只要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差别,人类社会就仍然处于史前史。三是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平等和平等的实现是不一样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认为,从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看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是不完全或不充分的。 3.集体主义。这是社会主义明显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可以这么说,资本主义社会是个人本位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不否认个人利益基础上强调集体本位即集体主义的。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使用过集体主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