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x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LiteratureSearchandScientificPaperWriting)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8
实验学时:0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属性:专业类
开设学期:第7学期
适用专业: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对先修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具备阅读英文科技文献的能力。先修课程:大学英语。
对后续的支撑:培养学生获取、利用文献信息和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为后续毕业论文及一般科技论文的撰写打下良好基础。
一、课程的教学理念、性质、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是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类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获取、利用文献信息和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文献信息及其相关检索系统的特点及使用方法,获得一定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能力,并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为毕业论文及一般科技论文的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应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文献信息检索的途径、方法与步骤;工具书的排检方法;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方法、技术和工具;科技论文的写作内容和格式等。为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获取、利用文献信息和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本课程将依托中国大学慕课网和超星学习通等平台,采用课堂讲授和学生操作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从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有效提高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论知识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的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掌握文献检索基本知识和检索方法与技巧,具备用手工、计算机检索方式从文献检索工具或系统中获取知识和情报的能力,并熟练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
三、课程的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说明
为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获取、利用文献信息和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本课程将依托中国大学慕课网和超星学习通等平台,采用课堂讲授和学生操作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具体教学设计包括课前、课堂和课后三部分。课前通过慕课堂、超星学习通或QQ等平台提前发布学习任务和通知;课堂上老师讲授和学生操作实践相结合,首先老师对课前发布学习内容中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并对实际案例进行操作示范,然后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操作,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课堂上通过随机提问和随堂练习检验教学效果;课后发布慕课学习视频和作业,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检验阶段性学习成果。课程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考核,更注重学习过程的综合性评价。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1
目标1:具有文献检索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动态。
5
2
目标2:掌握科技论文撰写步骤和方法,了解科技论文投稿的基本过程。
2
4
3
目标3: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能力。
12
四、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8学时)
第一章文献信息检索概论
学时数:2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知识和文献的定义;理解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途径、方法与步骤。
教学重点和难点:文献信息检索的途径、方法与步骤。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了解:信息、知识、文献的定义;
理解: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途径;
熟练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组织与实施:结合中国大学慕课网、超星学习通、慕课堂、QQ等平台,提前发布课程简介与教学总体安排。本章内容以老师讲授为主,首先从学会文献信息检索的重要性讲起,引起学生的重视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信息、知识、文献的定义和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重点讲授文献信息检索的途径、方法与步骤。课后通过慕课网发布作业和拓展学习资料,督促学生课后深入思考和学习。
第二章工具书
学时数:2
教学目标:了解工具书的特点和类型;掌握工具书的排检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工具书的排检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了解:工具书的特点和类型;
掌握:工具书的排检方法。
教学组织与实施:结合中国大学慕课网、超星学习通、慕课堂、QQ等平台,课前提前发布本章教学安排。本章内容采用老师讲授和学生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首先老师介绍工具书的特点和类型,重点讲授工具书的排检方法,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具书给同学们进行介绍,然后抽点几位同学对自己选择的工具书进行介绍。课后通过慕课网发布作业并向学生推荐常用工具书,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学会快速高效使用工具书。
第三章网络信息资源检索
学时数:2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信息资源分类;理解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策略;掌握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方法、技术和工具。
教学重点和难点: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方法、技术和工具。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