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线路串联电容器实现电力系统电压控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电力系统自动化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 线路串联电容器实现电力系统电压控制 (1)
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电气112
学 号: 110303057
学生姓名: 李晓东
指导教师: 姜丕杰
起止时间:2014.12.01— 12.12
课程设计(论文)报告的内容及其文本格式
1、课程设计(论文)报告要求用A4纸排版,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内容包括:
①封面(包括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起止时间等)
②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③中文摘要 (黑体小二,居中,不少于200字)
④目录
⑤正文(设计计算说明书、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
⑥参考文献
2、课程设计(论文)正文参考字数:2000字周数。
3、封面格式
4、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格式
5、目录格式
①标题“目录”(小二号、黑体、居中)
6、正文格式
①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cm,右2.5cm,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
②字体:一级标题,小二号字、黑体、居中;二级,黑体小三、居左;三级标题,黑体四号;正文文字,小四号字、宋体;
③行距:20磅行距;
④页码:底部居中,五号、黑体;
7、参考文献格式
①标题:“参考文献”,小二,黑体,居中。
②示例:(五号宋体)
期刊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页次.
图书类:[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次.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教研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 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课程设计题目 线路串联电容器实现电力系统电压控制(1)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 电力系统图如图:
励磁可调节发电机:PN=300MW,cosφN=0.80,UN=10.5KV,Xd=Xq=1.7;
变压器T1:SN=300MVA,Uk%=12,Pk=1.5MW,I0%=3,P0=0.8MW,变比K1=242±8×1.25%/10.5KV.
变压器T2:SN=300MVA,Uk%=15,Pk=1.5MW,I0%=3,P0=0.8MW,变比K2=220±8×1.25%/11KV.
每回线路:L=250KM,X1=0.42Ω/KM, R=0.07Ω/KM, b1=2.8×10-6S/KM.
末端最大负荷: S=250MVA.最小负荷: S=120MVA. 功率因数均为0.8。
任务要求:
1 计算各元件的参数,并画出系统的等值电路。
2 对给定的系统(变压器为主分接头,发电机电压额定),计算各点电压。
3 采用线路中串联电容器的调压方法,确定串联电容器的容量,使发电厂220KV母线电压不超过240KV,变电所10KV母线电压在9.4KV到10.8KV之间。
5 利用单片机(或PLC等)实现对串联电容器的实时控制。
4 对调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进度计划 1、布置任务,查阅资料,理解电压调整的基本方法和原理。(1天)
2、系统等值电路绘制及参数计算。(1天)
3、变压器取主分接头,发电机取电压额定,计算各点电压(1天)
4、采用线路中串联电容器的调压方法,计算电容值,完成电压调整要求。(2天)
5、利用单片机(或PLC等)实现对电容器的实时控制。(3天)
6、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1天)
7、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1天)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平时: 论文质量: 答辩:
总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
摘 要
保证供给用户的电压与额定电压值的偏移不超过规定的数值,是电力系统运行调整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电力系统电压控制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线路串联电容器是实现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常用方法之一,可以直接减少输电线路的电压损耗以提高输电线路末端电压的水平。本课设采用线路中串联电容器的调压方法,确定串联电容器的容量,使发电厂220KV母线电压不超过240KV,变电所10KV母线电压在9.4KV到10.8KV之间,计算各元件的参数,并画出系统的等值电路,利用单片机(或PLC等)实现对串联电容器的实时控制。
关键词:串联电容器;电压控制;电压损耗;控制系统
目 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