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离过程试卷B.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泰山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200级专业(本)科200~200学年第一学期
《》试卷(试卷共页,答题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统分人 复核人 得分 得分 阅卷人 题(每分,共分)设计变量分为(设计变量 )与( 设计变量)。传质分离过程分为( )和()两大类。
气液平相衡常数为()。
泡点温度计算时若∑Kixi1,温度应调()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低温度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出来。压力越高对吸收越( )。得分 阅卷人 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
a.b.塔釜往上 c.两端同时算起
当板上液体达到完全混合时,点效率与板效率的关系为( )
a. EMVEOG b. EMV=EOG c. EMVEOG
从塔釜往上逐板计算时若要精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的比由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得更大,则加料板为( )a. j板 b. j+1板 c. j+2板
形成二元最高温度恒沸物的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线是( )
a.曲线 b.直线 c.有最高点 d.有最低点
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 )
a.易挥发 b.难挥发 c.沸点高 d.蒸汽压小
当把一个气相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 )
a. 泡点 b.临界点 c. 露点 d.熔点
约束变量数就是( )
a.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
b.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
c.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
d.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
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 )
a. 最小理论板数 b.最小回流比 c.理论板 d.压力
9. 在相同的组成下,分离成纯组分时所需的功与分离成两非纯组分时所需的功( )
a.更大 b.相等 c.更小
10.平均吸收因子法( )
a.假设全塔的温度相等
b.假设全塔的压力相等
c.假设各板的吸收因子相等
得分 阅卷人
全回流是精馏的极限情况之一。全回流所需的理论板数最少。此时,不进料,不出产品(2分)。
5. 逐板计算法的计算起点如何选择?
逐板计算法的计算起点的选择:
若A,B,C,D进料,A为L ,B为H ,即有两个易挥发组分作关键组分,则以塔釜作起点向上逐级计算,其计算误差较小。C为L,B为H ,即两个难挥发组分作关键组分时,则以塔顶为起点向下逐板计算,其计算误差较小。
若B为L ,C为H,即关键组分是中间组分,则无论从哪一端算起都有较大的误差,则可以从两端同时算起,在加料板上会合。
6. 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那些方面,节省精馏过程能耗有哪些措施。
1)通过一定压力梯度的动量传递,当塔板数较多时,压力降也要加大,同时塔顶釜的温差也会加大,亦即增大。(1分)
2)传热:一定温度梯度的热量传递或不同温度物流的直接混合,是使精馏过程热力学下降的重要因素。(1分)
3)传质:通过一定浓度梯度的质量传递或不同化学位物流的直接混合。即上升蒸汽与下流液体进行传质过程时,两相浓度与平衡浓度的差别。(1分)
节省精馏过程能耗的一些措施:
1)降低压差,减少温差,减少质量传递中的浓度梯度();2)多效精馏;3)热泵精馏 4)设置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2分)
得分 阅卷人 :计算题(共题,每题10分,共0分) C4 0.45 C5 0.32 上述混合物若温度为77℃,试分析是否有液相存在。(10分)
四、计算题(共题,每题10分,共0分)(2分)
(1分)
即(2分)
(1分)
即 (2分)
混合物处于两相区 ∴有液相存在(2分
2. 分离苯(B)、甲苯(T)和异丙苯(C)的精馏塔,塔顶采用全凝器。假设为恒摩尔流。相对挥发度αBT =2.5,αTT =1.0,αCT =0.21,进料板上升蒸汽组成yB =0.35(mol),yT =0.20,yC =0.45。回流比L/D =1.7,饱和液体回流。进料板上一级下流液体组成为xB =0.24(mol),xT =0.18,xC =0.58。求进料板以上第2板的上升蒸汽组成。
根据精馏段物料衡算得:
V = L+D;
由L/D =1.7
L / V =1.7/2.7 =;
根据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得:
xD,B =0.537;xD,T =0.234;xD,C =0.229。
进料板上1板上升蒸汽组成为:
yB =0.6653;yT =0.1996;yC =0.1351。
根据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得进料板上2板下流液体组成为:
xB =0.74;xT =0.18;xC =0.08。
进料板上2板上升蒸汽组成为:
yB =0.904;yT =0.0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