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减压装置的腐蚀及防护.pdf

发布:2017-08-25约1.95万字共7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常减压装置的腐蚀与防护 中石化齐鲁分公司 胡洋 常减压装置的防腐 低温部位的腐蚀 某炼油厂三蒸馏常顶板式干空冷泄漏 新装置开工18天后常顶石 脑油板式干空冷器E- 1022A-G炭钢回弯管出现穿 孔,检查所有八台空冷回 弯管严重减薄。 空冷器板束材料为钛材, 管箱和回弯管为碳钢材质。 操作温度:120-140℃ 操作压力:0.05-0.16Mpa 装置运行情况: 装置开工后未及时投用电脱盐(蒸馏正常后6天后 投用电脱盐,两天后注破乳剂)。注水量不足(4 天后注水3% (原油加工量),泄漏后5天注水5% (正常注水量)。 腐蚀分析:HCL+H2S+H2O环境 注水不足,初凝区后移,没有中和的酸 性水对材料腐蚀。 钛板壳与炭钢管箱之间用螺栓连接,两不同电位 金属没有绝缘,形成电化学腐蚀环境; 现场测定电阻:炭钢-16Mn 1.795Ω 炭钢-钛 2.585 Ω 16Mn-钛 4.27 Ω 模拟溶液腐蚀电位: 测试时间 (min ) 2 7 15 E碳钢,(V,SCE) -0.35 -0.43 -0.49 E16Mn(V,SCE) -0.50 -0.57 -0.59 E钛(V,SCE) 0.10 0.03 0.02 电偶腐蚀阳极溶解速率 • 考虑整个碳钢管(约Φ150*500)全部均匀腐蚀的情况, 推算的值为1.287 mm/a • 真正腐蚀的时候,仍然是比较局部优先,按1/50面积优先, (即47cm2腐蚀面积,约7cm*7cm见方),局部腐蚀速度 达64.35mm/a,1个月腐蚀减薄5.36mm。 该管道1个多月便发生漏穿是必然的结果。 电偶腐蚀机理: 本腐蚀穿孔的原因主要来自下面三个方面: 1、介质中存在氧化性物质,氧气和氢离子,构成吸氧 和析氢腐蚀(这是根本原因): 阳极反应:Fe-2e→Fe2+ 阴极反应:O2+2H2O+4e→4OH- 2H++2e→H2 2、钛与碳钢构成电偶(推动力增加50多倍),固相侧 电阻太小(电子通道),同时构成大阴极/小阳极不 利面积比(腐蚀速度增加与Ac/Aa比值成正比,这是 过快加速穿孔的主要原因); 3、介质侧同样由于运行原因,造成出现液相,且电阻 太小(这是腐蚀时的离子通道)。 • 结论: 1) 注水量小,初凝区位于空冷器回弯管附近; 2) 原油电脱盐开得不正常,造成脱后含盐升高; 3) 中和剂注量不足; 4) 电偶腐蚀起加速作用; 常顶“三注”注入口附近酸露点腐蚀 国内某炼厂加工低硫低酸原油,5Mt/a常减压装置 开工1年后,常压塔塔顶“三注”注入口下游500- 1000mm区域腐蚀减薄穿孔,高温油气冲出并着火。 现场进行了带压补焊并做加强处理,待检修时予以 更换。同时对初馏塔塔顶和减压塔塔顶进行现场测厚 检测,在“三注”注入口下游500-1000mm区域也发现 腐蚀减薄严重,现场做补焊加强处理。 塔顶三剂注入口腐蚀 腐蚀原因:常顶“三注”注入口附近酸露点腐蚀。 • 注入管设计不合理,挥发线管壁形成露点区域。在注 氨、注中和缓蚀剂、注水的注入管深入到挥发线管中 央位置,注入管前端封死,在管子上均匀开孔。由于 注氨、注中和缓蚀剂、注水带来大量的冷料并以喷淋 的方式分布,会在塔顶挥发线注入点及其以下区域形 成冷凝区,油气中的腐蚀性介质HCl和H S溶于水中, 2 在冷凝区冷凝形成HCl+ H S+ H O的腐蚀环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