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中小企业的活跃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经济活力的大小。正因为这样,世界上发展较为成功的国家无不对中小企业给予高度的重视。文章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出路:一是中小企业自身要搞好建设;二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三是要积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原因,对策
一.中小企业融资以及相关概念
(一)中小企业界定
一直以来中小企业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大企业而言的概念,并且它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就目前来说,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都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就我国而言,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
目前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即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比重过高,外源融资比重过低;间接融资比例过高,直接融资比例过低;债务性融资比例高,权益性融资比例低。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直接融资比重过低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例过低,特别是股权融资渠道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关键障碍之一,我国境内证券市场上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比例虽然有所提高,但是,部分不是通过正常途径上市,而是以昂贵的代价购买一家上市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权而曲线上市的。中小企业海外上市的道路同样艰难。以海外上市企业的数量为例,绝对数量太少,截至2007年4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内地中小企业有45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伦敦、新加坡等地上市的也只有一百多家。
(二)间接融资渠道不畅
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风险较高,企业破产的概率较大。商业银行在给中小企业的贷款上不具有比较优势,原因还在于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难以控制。中小企业的基础性资料一般较为缺乏,信息不透明,财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够,以致银行难以用“常规”方法评估其还款能力和信贷风险。
因此,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不仅风险高,贷款的成本也高,但是利率却不能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风险。长期资金则更是难以通过商业银行得到解决。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还必须积极探索银行贷款以外的其他融资渠道,包括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企业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
(三)内源融资存在不足
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过于依赖内源融资。然而,过度依赖内源融资往往导致企业无法扩大生产规模,无法采用新技术,而只能是简单地维持再生产[9]。因此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我国中小企业过度依赖内源融资的状况实际上反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反映了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低效率,反映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根植于融资渠道狭窄,各种融资渠道不畅,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原因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融资难是阻碍其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外部环境对其有一定的阻碍。但大部分原因还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内部存在的问题造成。主要表现在:
1、经营管理不规范
中小企业经营规模相对小,组织结构变动快,形式各种各样,加上经营活动透明度差、财务信息公开性和真实性差、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了企业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主要原因如下:
(1)我国中小企业未能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积累的机制,缺乏长期发展战略,短期行为很严重,由此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的寿命不长。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8年,中小企业的寿命只有2.9年。因此,银行出于风险方面的考虑而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是很自然的事情。
(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层相对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素养,简单地认为把握住财权便是财务管理的全部内容,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重大的财务决策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财务管理十分混乱。财务制度的不规范,使信息无法做到透明化,增加了银行和投资方的投资风险。
(3)中小企业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部分中小企业 (尤其是私营企业)不愿按银行的要求提供所需信息,是它们在较高层级资本市场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些中小企业担心自己在信息披露之后,会加大自己的经营风险,所以在信息披露机制的建立上没有积极性,或者本身由于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没有能力建立信息披露机制。
2、企业自身信用缺乏
所谓企业的自身信用,就是指企业有没有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