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煤矿260-100m水平区域防突措施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兴文县金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260m-100m水平瓦斯治理
区
域
防
突
措
施
方
案
兴文县金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260m-100水平瓦斯治理区域防突措施方案
为坚持安全第一,瓦斯为天,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瓦斯治理的十二字方针,实现“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结合金河煤矿2014年瓦斯灾害和瓦斯专项治理工作实际 ,特制定本方案。
一、矿井安全生产现状
(一)基本情况
金河煤矿位于宜宾市兴文县城西约6.5km,行政区划属兴文县古宋镇梧桐村及桂花村管辖。距原久庆镇约2.0km,有乡镇公路在久庆镇与古(宋)—巡(场)公路相接,东距古宋6.0km,西距巡场60.0km,交通方便。
矿井先期:1957年-1963年办铁厂、硫磺厂,1964年成立兴文一煤厂(属于国营性质),开始生产煤炭,1996年企业破产。
矿井后期:企业破产后,几经变换业主,现为私营股份制企业,采矿许可证登记开采K6煤层,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至2013年11月。设计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2005年9月大地工程开发有限公司核定该矿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矿井开采K6煤层,还有可采储量178万吨,按生产能力9万吨/年计算,剩余服务年限19.8年。目前矿井的各种证照(六证)办理齐全且合法有效。
矿井因2008年9月5日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停产整顿,2010年1月底恢复整改,现未组织采掘生产,仍在进行系统整改中。
矿井现有在册员工148人,井下在册人员122人(实行“早、中、晚”三班制组织整改生产系统,井下同时作业最大单班人员45人),配备有矿长4人,技术负责人1人,专职安全员5人,瓦检员14人,爆破工8人,测风员1人(兼职),防突工4人,电工4人,机车司机3人,绞车司机7人,把钩工3人,主扇司机2人,炸材库管员1人,监控系统管理员3人等特殊工种人员,经有资质培训单位培训合格,持有效资格证上岗。
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安全责任体系明确,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立安全科、技术组、矿办室、机电组、防突队等职能部门,并积极发挥作用,安全工作逐步走入正轨。
(二)矿井现状
1、矿井瓦斯等级灾害情况
根据宜宾市经济委员会文件“宜市经煤”【2006】420号《宾市经济委员会关于全市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梧桐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48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2.27m3/t.d,矿井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40m3/min,矿井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2.88m3/t,矿井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煤矿开采至今共发生60余次煤与瓦斯动力现象,突出煤量由几十吨至上千吨,2008年9月5日施工抽放孔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造成18人死亡的重大事故。
根据2004年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报告,K6煤层煤尘无爆炸性危险。
根据2004年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报告,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为不易自燃。
2、矿井开拓开采系统及布置方式
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暗斜井开拓,两级暗斜井,有两个井筒,即主平硐和回风斜井。主平硐井口标高+409.528m,主平硐长1000米,主要用作矿井进风、辅设管路和缆线、行人及运煤,为矿井的主井口;回风斜井井口标高为+533.909m,为矿井的主要回风井。矿井井筒主要特征详见表2-1。
表2-1矿井井筒主要特征表
巷道
名称 净断面 坡度 长度
(m) 巷道
性质 支护
方式 断面
形状 主要用途 宽度
(m) 高度
(m) 面积
(m2) 主平硐 2.2 2.0 3.9 3~5‰ 1000 岩巷 砌碹支护 半圆
拱形 运输、行人、进风等 回风斜井 2.2 2.0 4.4 26° 200 岩巷 砌碹支护 半圆
拱形 回风 矿井为二级提升,一级提升下山和一级行人下山均布置在K5煤层中,倾角25°,长度200m,落平于+328m标高;二级提升下山和行人下山布置在K5煤层中,倾角25°,长度160m,落平于+256m标高,矿井+260m水平运输大巷布置在K6煤层顶板中,通过石门与煤层相接。在+330m水平K5煤层布置有水平回风大巷,总回风斜巷布置在矿井西翼K5煤层中,长度530m,倾角26°。
矿井开采深度为+400m~+100m标高,整个矿井划分为三个水平,一水平开采标高范围为+400~+330m,该水平在西翼边界还剩有400m未回采;二水平开采标高范围为+330~+260m,该水平在西翼边界还剩有490m未回采;三水平开采标高范围为+260~+100m,该水平还未开采。每个水平布置有车场、岩石集中运输巷、回风平巷、回风上山。这样,由主平硐、提升下山、行人下山、井底车场、岩石运输巷、回风平巷、回风上山、总回风巷及回风井构成矿井开拓系统,开拓系统较合理。主平硐、提升下山、行人下山、井底车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