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18F—FDG PET显像对肺癌诊断的应用分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文摘要
目 的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对其进行早期诊断
及准确临床分期是治疗方案选择决策的依据,直接关系到疗效和预后,已成
为现代医学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目前的各种成像方法如x~my、CT、
MRI等,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各有其局限性olaf—FDGPET显像的
原理是基于肿瘤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代谢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细胞的特点,
使“F—FDG大量积聚于肿瘤细胞内,经体外PET显像,得到从分子水平反
映的机体组织及肿瘤组织葡萄糖代谢情况的解剖图像,属于肿瘤阳性显像。
本研究旨在探讨“F—FDG
PET显像对肺癌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分期的应
用价值,以及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葡萄糖代谢与肿瘤增殖细胞核
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进行“F—FDG
PET全身或胸部显像的回顾性研究,测定病变的葡萄糖标准
摄取值(SUV),分析病灶的SUV及其形态学表现,对比“F—FDGPET显像
与CT对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灶检出的效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肿瘤组织PCNA的表达,追踪预后。
结 果
部、双侧锁骨上下窝、双侧腋下未见放射性异常浓聚影。纵隔大血管及心血
池显像清晰,双肺显影低而均匀,肺内未见放射性异常浓聚影;肝脏形态、大
小正常,放射性分布均匀。脾不大。胃显影正常。双肾、双侧输尿管及膀胱
正常显影。腹部内见多个形态不同、条管状、浓淡不一的正常肠影;全身骨
·1·
状,边界较清,内部放射性分布均匀,部分病灶可见分叶,少数病灶内可见局
限性放射性缺损,缺损影周围为厚薄不一的浓聚影,浓聚程度较高(SUV
2.5);其中有6例病理证实为肺泡癌患者,1例PET显像发现病变占据整个
肺段,呈肺段走行,分界清楚,未侵入邻近肺叶,病灶内呈异常高度放射性浓
聚影,SUV值4.8,2例PET显像见两肺散在、弥漫性点状、小结节状、个别
呈小团块状异常放射性浓聚影,SUV值2.6~6.4,伴锁骨上窝、纵隔淋巴结
转移。215例肺癌患者中,有16例病灶呈轻中度放射性浓聚,SUV2.5,其
者中,肺结核患者38例,病灶主要星结节状、片状、条索状或不规则形,病灶
内放射性分布多不均匀,部分病灶内可见缺损影。其中10例呈现异常高度
放射性浓聚影,最浓处SUV大于2.0,21例呈现轻中度放射性浓聚影,最浓
处SUV2.0,7例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在lO例呈现异常高度放射性浓
聚影病例中6例呈不典型结节状或不规则形(其中2例SUV介于2.0~
2.5),误诊为肺癌,另4例表现为片状浓聚影或伴放射性缺损区。肺部感染
18例,其中细菌性肺炎15例、霉菌性肺炎1例、隐球菌感染1例均表现为肺
内片状异常放射性浓聚影,边界不清楚,放射性分布不均匀,浓聚程度不高,
最浓处SUV为2.3;另1例隐球菌感染表现为肺内片块状异常放射性浓聚
影,SUV为6.O,误诊为肺癌。肺寄生虫感染1例,表现为均匀结节样并伴
条状浓聚影,SUV3.3~3.6,误诊为肺癌。炎性假瘤4例,表现为结节状异
常浓聚影,其中3例SUV2.5,误诊为肺癌。肺部良性病变组平均SUV为
鉴别诊断时。SUV值是一个重要的定量分析指标,本研究肺癌病灶的SUV
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少部分肺结核病灶、炎性假瘤及隐球菌性肉芽肿的
2.0结合病变形态特征和单纯以SUV2.5三种方法鉴别诊断肺癌,三者的
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相近,前2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稍高于单纯以SUV
PET显像对肺门及纵
2.5的方法,差异并不显著(pO.05)。(5)”F—FDG
隔淋巴结转移灶检出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4.4%、95.1%)明显高于
·2·
且PCNA指数与SUV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826
癌出现复发或转移的几率升高,且出现复发或转移者SUV和PCNA指数与
未出现复发或转移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
结 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