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与管理第五章软件项目质量计划.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软件工程与管理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王 华 承上启下 质量计划 软件工程与管理 第 5 章 软件项目质量计划 本章要点 5.1 质量概述 5.11 软件质量 5.12 软件质量与硬件质量的比较 5.13 软件质量的重要性 5.14 软件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5.2 质量管理 5.21 质量计划 5.22 质量保证 5.23 质量控制 5.3 质量计划开发 5.31 质量成本 5.32 质量计划的方法 5.33 质量质化的编写 5.4 质量体系 5.5 软件质量改善建议 5.6 校务系统案例分析 5.7 小结 5.1 质量概述 国际ISO定义:质量是产品或者服务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性能特性的总体。 5.1 质量概述 质量的多种定义 符合目的或者用途(Joseph Juran) 用户的感觉就是质量(A V Feigenbaum) 符合顾客在其合理价格下对产品的要求(Sud Ingle) 产品或者服务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性能特性的总体(BS4778) 5.1 质量概述 新项目管理的核心之一是项目管理必须以用户为中心,他强调了用户的满意度。质量是满足要求的程度,包括符合规定的要求和满足用户的要求。 5.1 质量概述 归根结底,用户对于应用程序质量的评价是最重要的。质量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让用户满意,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满足项目干系人的要求。 5.1 质量概述 项目的主要内容是成本、进度、质量。其中,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最高统一。 5.1 质量概述 在项目管理中,质量管理的既定方向就是通过项目范围界定管理体系,将暗示的需求变为明示的需求。 5.1 质量概述 质量与等级的区别: 等级是对具有相同功能的实体按照不同的技术特征进行分类或者分级。无论产品采用任何等级标准,它都应该具备能满足相应功能需求的各种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质量。所以,尽管产品可以有不同等级,但是,无论等级高低,都可以实现自己等级内的高质量。质量低通常是问题,级别低可能就不是。 5.1 质量概述 几个概念: 1. 质量标准是企业、国家或者国际制定的对某个方面的规范,与质量政策相比,更侧重质量的细节特征,属于微观的范畴。 5.1 质量概述 2. 质量策略是某个组织针对自身要求指定的一种质量指导方针,更侧重于知道思想,属于宏观的范畴。 5.1 质量概述 3. 质量责任是整个组织都对项目质量负有责任,但是没有明确和细化责任,就会形成人人有责,人人不负责的局面。所以,质量责任包括管理层的责任、最终责任、首要责任。 5.1.1 软件质量 软件质量反应的问题: 1)软件需求是度量软件质量的基础,不满足需求的软件就不具备质量。 5.1.1 软件质量 2)不遵循各种标准中定义的开发规则,软件质量就得不到保证。 5.1.1 软件质量 3)只满足明确定义的需求,而没有满足应有的隐含要求,软件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5.1.1 软件质量 软件质量是贯穿于软件生存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采用的各种开发技术和检验方法的最终体现。 5.1.1 软件质量 软件质量是软件满足软件需求规格中明确说明以及隐含的需求程度。 5.1.1 软件质量 5.1.1 软件质量 质量要素的内容: 1)从技术角度讲,对软件整体质量影响最大的那些质量属性才是质量要素。 2)从商业角度讲,客户最关心的、能成为卖点的质量属性才是质量要素。 5.1.2 软件质量与硬件质量的比较 软件是逻辑实体,本质上无形、看不见、难测控;软件的质量问题是人为差错引起,又由千变万化的逻辑组合导致不同的质量问题,保证质量的方法是开发全过程采取措施,防错、检错,发生出错时,要进行维护修改,修改时考虑波及面,保证完整一致。 5.1.2 软件质量与硬件质量的比较 硬件是物理实体,有形、便于测控;硬件质量问题主要是设计、生产和使用的问题,失效是由零部件或其结合故障引起的,保证质量的方法是开发过程和生产过程加强控制,发生故障时,更换零部件,维修一般不会给其他地方造成影响。 5.13 软件质量的重要性 如今社会越来越多的系统是依赖于软件的,软件的不正确运行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而且低质量的产品,要增加后期的成本;即使是小的缺陷也可以引起难以预料的后果。 5.1.4 软件质量的发展过程 5.2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的学派和观点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戴明理论、朱兰理论、克鲁斯比理论、田口玄一理论等。 5.2 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QM)是指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改进流程、产品、服务和公司文化,达到在百分之百时间内生产百分之百的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