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培训课件(五大工具).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统计过程控制
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 ;目 录;第一章 SPC概论;1.1与控制有关的要素;1.什么是SPC?
S = Statistical
P= Process
C = Control
SQC ?
;1.4 精 度;精度的概念;1.5过程的变差;变差的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
普通原因:
是指过程在受控的状态下,出现的具有稳定的且可重复的分布过程的变差的原因。普通原因表现为一个稳定系统的偶然原因。只有过程变差的普通原因存在且不改变时,过程的输出才可以预测。
特殊原因:
(通常也叫可查明原因)是指造成不是始终作用于过程的变差的原因,即当它们出现时将造成(整个)过程的分布改变。只用特殊原因被查出且采取措施,否则它们将继续不可预测的影响过程的输出。
;天氣的變化
環境的影響
物料在一定範圍內的變化
依據作業標準執行作業的變化
其他未知因素的影響;仅存在变差的普通原因;局部措施和对系统采取措施
局部措施
通常用来消除变差的特殊原因
通常由与过程直接相关的人员实施
通常可纠正大约15%的过程问题
对系统采取措施
通常用来消除变差的普通原因
几乎总是要求管理措施,以便纠正
大约可纠正85%的过程问题
;1.6 过程控制;1.6 过程控制;第二章 控制图介绍;2.1 控制图原理说明
在统计过程控制中最常见的分布是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被二个参数 μ 与σ完全确定,记为N( μ, σ2 )
μ 表示分布的中心位置
σ表示分布的标准差或者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或用极差表示
若某过程输出特性 x 服从N(μ,σ2 )那么该过程输出产品中有68.26 %在界限μ± 1σ内,即有31.74%产品在界限μ± 1σ之外。;
工序处于稳定状态下,其计量值的分布大致符合正态分布。由正态分布的性质可知:质量数据出现在平均值的正负三个标准偏差(X?3?)之外的概率仅为0.27%。这是一个很小的概率,根据概率论 “视小概率事件为实际上不可能” 的原理,可以认为:出现在X?3?区间外的事件是异常波动,它的发生是由于异常原因使其总体的分布偏离了正常位置。
;
控制限的宽度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定为?3?。
1924年,休哈特博士建议用界限 μ± 3σ作为控制界限来管理过程。即我们常说的3σ管理。;α虚发警报;控制图
; ;控制图的构成;控制图的要素;控制图类型;第三章计量型控制图;3.1 计量型数据控制图;3.2 计量型数据;1、确定测量系统
a 规定检测人员、环境、方法、数量、频率、设备或量具。
b 确保检测设备或量具本身的准确性和精密性。
2、使不必要的变差最小
确保过程按预定的方式运行
确保输入的材料符合要求
恒定的控制设定值
;从生产线抽取并测量2个样品;这两个数据能…?;结论: 少量的测量数据不能说明过程的变差范围。!;第一节 均值和极差图(X-R) ;*;*;1-3、计算每个子组的均值(Xbar)和极差R
对每个子组计算:
X=(X1+X2+…+Xn)/ n
R=Xmax-Xmin
式中: X1 , X2 ? ? ? ?为子组内的每个测量值。n 表示子组的样本容量
1-4、选择控制图的刻度
4-1 两个控制图的纵坐标分别用于 X 和 R 的测量值。
4-2 刻度选择 :;
注:一个有用的建议是将 R 图的刻度值设置为 X 图刻度值的2倍。
( 例如:平均值图上1个刻度代表0.01英寸,则在极差图上1个刻度代表0.02英寸)
1-5、将均值和极差画到控制图上
5-1 X 图和 R 图上点描好后及时用直线联接,浏览各点是否合理,有无很高或很低的点,并检查计算及画图是否正确。
5-2 确保所画的X bar和R点在纵向是对应的。
注:对于还没有计算控制限的初期操作的控制图上应清楚地注明“初始研究”字样。; 2. 计算控制限
首先计算极差的控制限,再计算均值的控制限 。
2-1 计算平均极差(R)及过程均值(X)
R=(R1+R2+…+Rk)/ k(K表示子组数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