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换热器等静设备施工技术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静设备施工技术方案
§4.3.1总则
3万吨/年二硫化碳技改工程由承揽商负责吊装和安装的静设备包括塔、容器、冷换器、转化器、分离器、过滤器、再热器等设备。
塔、容器、换热器等设备在现场安装,根据招标澄清内容:设备不需在现场试压,换热器在现场不需抽芯检查、试压、换垫等工作。
塔、容器、换热器等设备全部由业主采购、催交,所有设备均整体到货,运抵现场后由承揽商负责卸货、会同清点验收。
§4.3.2施工原则
总体方案
设备的安装按“从大型到小型,从高吨位到低吨位”的施工原则进行安装,控制设备进厂时间,尽量避免同一地点大型吊车重复就位。大型吊车一次就位后,尽量将其作业半径内的设备全部就位,以提高大型吊车的利用率。
吊装高度较高的设备运至现场后,应结合设备具体情况,尽量将不影响吊装的附件和管线安装组焊就位,减少高空作业。
在钢结构、厂房内的设备应配合钢结构、厂房安装的进度同步进行,减少就位难度。
设备垂直度用经纬仪测量,水平度用水平仪或U性管测量。
施工程序
设备安装主要施工程序如下所示:
§4.3.3施工技术方案
1.一般静设备安装方案
本装置除了塔以外,其他静设备均为整体到货设备,由我方负责安装,因此办理好设备的交接验收工作是本次施工的重点内容。具体的交接验收按照静置设备施工技术要求来进行。对于合成区、硫回收区框架,由于设备比较密集,安装时一般按以下原则:
(1)对低层有设备或影响设备吊装,应先让设备就位,然后安装框架。
(2)对结构平台上的设备,要做到安装一层平台安装一层设备,如果设备到货时间确实影响结构安装,对设备也可采用吊车和倒链相结合的方法安装就位。影响吊装的一段护拦可不安装,或临时点焊,在设备就位后安装。
(3)如果框架内的设备受框架梁影响不能就位,则该梁可以不安装或临时点焊设备就位后安装。
2.内件安装施工方案
内件的验收、清点、检查及保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交付安装的内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附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安装说明书等技术文件。
内件开箱应在有关人员参加下,对照装箱单及图样,按下例项目检查与清点,并填写:
箱号、箱数及包装情况;
内件名称、规格、型号及材质;
内件的尺寸及数量;
内件表面损伤、变型及锈蚀状况。
内件安装时,塔盘板、降液板、横梁等可放置在现场保管,但要防止变形、损伤、腐蚀等情况发生;现场应保持平整清洁,不影响其它工程施工。易损易失零部件,应按规格作好标记后,存放在库房保管。
内件安装前,应清除表面油污、焊渣、铁锈、泥沙及毛刺等杂物,对塔盘零部件还应编注序号以方便安装。
塔内件必须有详尽、准确的装箱清单,对于装箱混乱、或者没有装箱清单的内件拒绝接收。
内件制造厂商必须有现场服务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提高施工效率。
内件预组装:
为提高施工效率,避免重复劳动,所有的塔内件在进塔之前必须进行预组装,要求预组装在找平过的钢平台上进行,依据设计图纸和筒体的内径偏差复核塔盘的整体椭圆度;所有支撑件在进塔之前也必须进行复核,依据设计图纸复核单根梁的几何尺寸,单根梁水平度、直线度、连接螺栓或者螺栓孔的位置。上述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应及时反应,严禁不合格的内件进入设备内部进行安装。
设备本体检验:
内件安装前对设备本体要进行相关的检查验收,主要分为两部分:筒体几何尺寸检验和设备内支撑件的检验。
筒体几何尺寸主要是筒体的直径偏差,按照相关的规范核查筒体的椭圆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并作好相关记录;检查设备内壁的基准圆周线,基准圆周线应该与设备轴线垂直,以保证内件安装的准确性;检查完毕后按照技术人员提供的表式准确填写检查记录。对于不合格的筒体拒绝验收。
内件安装:
内件安装的总体施工原则为:自下向上,先支撑件后连接件,安装一层验收一层,不经过验收的项目严禁隐蔽。
塔内件不得在施工现场堆放;对塔盘零部件还应编注序号以利吊装,内件安装时,塔器内外应保持信息通畅;吊装前应清除表面泥污、铁锈、泥沙。
内件安装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应及时向技术人员反映,不得擅自处理,对需要处理的内件或者设备本体,在没有明确说法之前,不得处理
3 .设备劳动保护安装
劳动保护全部采用在预制厂进行整体或者部分预制,到现场进行整体就位安装,以充分体现工厂化预制和机械化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劳动保护安装应该在设备的整体安装就位之后,并且经过验收合格,方可进行。
尽量避免在花纹钢板平台上进行焊接和切割作业,防止引起花纹板局部变形。
钢平台及钢梯体息平台上,满铺厚6mm的花纹钢板,铺板为间断焊S=100 L=30 其未注焊缝一律沿沿缝满焊且不小于6mm,焊条采用E4303,焊缝高度同型钢厚度,洞孔直径或边长大于300mm时,应用L63*6沿洞周边加强。
钢梯及钢栏杆,在标高14.3米以下平台栏杆高度为1.05,标高14.3米以上,平台栏杆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