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生态陵园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建议书(可编辑).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某县生态陵园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建议书
1.4.2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1.项目总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为4000万元,其中:
土地:3.5万元×370亩=1295万元
一期墓地(含景观、道路):2000元×12500座=2500万元
流动资金:205万元。
2.项目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总投资400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1.4.3财务评价结果
财务效益净现值 FNPV40034.8万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 FIRR17.04%
财务投资回收期 FN18.8年
资本金净利润率 88.5%
1.4.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建设用地面积 亩 370
2 总建筑占地 % 40%
3 绿化占地 % 60%
4 总投资 万元 4000 含流动资金
5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39104.85
6 年均销售税金 万元 2111.66
7 年均总成本费用 万元 10119.37
8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26873.82
9 财务内部收益率17.04% 所得税后
10 财务净现值 万元 40034.8 所得税后
11 投资回收期 年 18.8 所得税后,含建设期
12 资本金净利润率88.5%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据云南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统计的数据表明,2006年全省火化率仅为10.7%,与全国53%的平均火化率相比差距很大,在全国仅高于西藏。2009年3月,昆明市召开殡葬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到2010年,全市火化率要达到80%,今年要超过60%,力争达到70%。今年底,全市要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80个,明年再建40个。
据介绍,去年全市火化率为56.68%,虽高于全省12%的平均水平,但远远落后于成都、贵阳等西部城市。2008年,全市火化率与2007年相比,仅提高3个百分点,农村火化率仅为12.6%,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全市火化率的整体提高。2008年完成火化率指标较好的安宁市,较之上年提高了18%,而个别县火化率仅为2%,差距甚远。与2010年全市火化率要达到80%的目标差距较大。
这次会议提出,要在提高火化率上实现新的突破,凡是划定为火葬区的,要坚决推行火葬,严格禁止土葬,确保火化率提高。要制定相应的优惠及鼓励政策,促进火化率提高。下达给个县市区的火化率指标是一项刚性指标,每年要进行考核,各县市区要确保完成。要在殡葬设施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加大财政投入,抓紧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到2009年底,全市要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80个,2010年再建设40个。
根据规划,云南省殡葬改革的重点将向农村延伸,并规划建设1000-1500座农村公益性公墓,在火化区规划建设骨灰公墓,解决边远山区群众死亡后的遗体火化问题;对暂不具备火化条件的农村地区,也要因地制宜地划定荒山瘠地作为公益性遗体公墓,从而规范农村村民的丧葬行为,严禁乱埋乱葬。同时,将大规模清理取缔活人墓及空墓穴,并有计划地将现葬于耕地良田中的坟墓统一迁进公墓。
在此背景下,本项目的开发建设具有很大的迫切性和必须性。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1.公墓是社会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建设的组成部分。如果把医院的产房比作生命的起点,把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视为,生命之旅的各个驿站,那么陵园和墓地则是人生的终点站和归宿。其存在本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公墓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搞好公墓建设正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2.公墓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丧葬消费是一种精神消费,由于其相对稳定性和传承性,它易与封建迷信的风俗习惯连在一起,产生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哭、闹,烧纸,冥钱等,这就需要政府去引导,用先进、科学、文明的丧葬理念取代愚昧、落后、迷信的丧葬观念。所以现代公墓建设是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 ?3.公墓建设是殡葬改革的需要。公墓是党和国家推进殡葬改革的重要载体,可以规范人们的丧葬消费。建国以来,殡葬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人们基本上树立了正确、文叨的丧葬观,丧葬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本身具有很多落后的东西,一旦条件允可,很可能死灰复燃,因此,加强公墓建设与管理,提供多元化的骨灰处理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起到引导殡葬消费的作用。?4.公墓建设是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的需要。陵园建设的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象征着现代城市的文明与进步。综观其他城市的公墓陵园,无不以其优美的环境、独奇的艺术形态、浓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城市历史、人文的景观。公墓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文景观,更应成为重要的人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