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一章 金融深化与金融改革6.ppt

发布:2018-07-07约2.79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章 金融深化与金融改革 第二节 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 *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制度 一、金融发展的含义 一个社会的金融体系是由众多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组成的。 金融结构是构成金融总体(或总量)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规模、运作与配合状态。 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由低到高的变化过程。金融发展程度越高,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越多,金融效率也就越高。 * 衡量金融发展的基本指标 金融相关率: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 货币化率:社会的货币化程度,是指一定经济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国民生产的比重。 * 二、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关系 1.金融业通过提供货币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提供信用促进资金融通和利用、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便利经济运作等,为现代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 2.通过金融的基本功能促进储蓄并将其顺利转化为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与其筹集资金和运用资金的能力正相关) * 3.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节约交易成本,促进资金融通,便利经济活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 4.通过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直接增加了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水平。 * 5.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因而提高人们对金融投资和理财服务的需求。这种需求是社会金融业发展的原动力。 6.经济发展形成越来越多的大企业集团,这些大企业集团要求与其融资需求相匹配的现代化金融机构为之提供服务。这意味着金融机构的融资规模必须扩大、融资效率必须提高、融资手段必须多样化和承担风险能力必须增强,从而推动了金融发展。 * 三、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的特征 1、金融资产形式单一,单数有限。 2、金融体系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 3、金融机构单一:商业银行在金融活动中居于绝对主导地 位,非银行金融机构则极不发达。 4、直接融资市场落后。 5、金融资产价格严重扭曲。 6、外汇和外贸管制。 经济货币化 经济金融化 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货币化程度一般用一定时期的货币存量与名义收入之比来代表。 指全部经济活动总量中使用金融工具的比重。 金融化程度可以用金融资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来衡量,该比率与金融化程度呈正比。 * 一、金融抑制论的内容 (一)金融抑制的含义 金融抑制: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中国家存在过多进管制、利率限制、信贷配额、金融资产单一的现象。 金融抑制论是分析发展中国家抑制市场机制和不恰当的金融管理政策对经济成长和经济发展如何产生阻滞作用的理论。 第三节 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 * (二)储蓄与利率管制 2、西方储蓄的概念:一地区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中扣除消费后的剩余,即:储蓄=收入-消费。 1、中国的储蓄概念:个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或存款行为=储蓄存款 储蓄形式多样化,还有现金储蓄、实物储蓄和其他金融资产储蓄; 现代经济学认为,储蓄主体应该多样化,而不能仅仅指居民。 * 收入因素 【谨慎】【远虑】【增加收入】【为改善生活而储蓄】【经营企业或投资而储蓄】【虚荣】【吝啬】【税收制度】【企业制度】 非收入因素 【物价水平】【利率】【收入分配】【人口增长】【人口结构变化】【社会福利】【储蓄动机和形式】【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经济周期变动】【投资环境变化】 外资引进的各种因素 【政治环境】【经济制度】【外资政策】【劳动力价格优势】【国内市场发育】【国际比较优势】 * (1)金融市场发达和健全,信用工具非常丰富 (2)生产要素和产品具有"无限可分割性",各经济单位都能使用相同的技术 (3)货币和资本可以相互替代 (4)信用发行货币。 只适用于发达经济,而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 社会储蓄,投入到生产中去:促进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金融发展有促进作用。 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缺陷和政策错误: 经济领域过多干预,强制规定和控制利率和汇率,使其低于市场水平,束缚金融的手脚,对经济发展起了相反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恶性循环: 金融落后不能真正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阻滞不利于金融的发展。 * 1、自然经济严重。 在发展中国家,自然经济占有很大比重 商业化程度也低 经济货币化程度低 2、金融体系发展缓慢。 (1)金融资产形式单一,数量有限 (2)金融工具种类少数量有限,发行范围狭小 (3)金融机构单一 (4)金融市场普遍处于落后状态,直接融资市场落后,直接融资非常少 (5)资本市场比货币市场更为落后 * 对金融实行严格控制,作为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政府过度干预,造成高度封闭性,缺少透明度。 (3)为了控制外汇资源,高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