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流动资产投资与管理.ppt

发布:2017-08-10约8.71千字共6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流动资产投资与管理 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现金投资与管理 第二节 应收账款投资与管理 第三节 存货投资与管理 第一节 现金投资与管理 一、现金及其管理目的 1、现金的定义 第一节 现金的投资与管理 2、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 (1)支付动机:企业持有现金以满足日常支付的需要。持有量取决于企业的销售水平。 (2)预防动机:企业持有现金以应付意外事件对现金的需求。持有量取决于: 第一节 现金的投资与管理 (3)投机动机:企业持有现金,以从事投机活动。 由于各种动机所需要的现金可以调节使用,企业持有的现金总额并不等于各种动机所需的现金余额的简单相加 。 凯恩斯简介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1883年6月5日生于英格兰的剑桥,14岁入伊顿公学(Eton College)主修数学,毕业后入学剑桥大学国王学院。1905年毕业,获剑桥文学硕士学位。之后从师马歇尔和庇古攻读经济学 。因心脏病突发于1946年4月21日逝世。曾长期担任《经济学杂志》主编和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长,1929年被选为英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晋封为勋爵,1946年剑桥大学授予其科学博士学位。 凯恩斯简介 凯恩斯的第一部经济著作是《印度通货与金融》; 1936年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 Interest and Money)出版; 除《通论》外,凯恩斯另外两部重要的经济理论著作是《货币论》(A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 1923)和《货币论》(A Treatise on Money, 1930)。 第一节 现金的投资与管理 3、现金管理的目的 如何在现金的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作出合理的选择,即在保证企业正常业务经营及偿还债务和缴纳税款需要的同时,降低现金的占用量并从暂时闲置现金中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成为企业现金管理的基本目标和目的。 第一节 现金的投资与管理 二、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现金周转模式 1、现金周转期 现金周转期是从现金投入生产经营开始,到最终转化为现金的过程。 现金周转期(天数)= 存货周转期 + 应收账款周转期 - 应付账款周转期 现金周转模式 现金周转模式 2、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 最佳现金持有量 =(企业年现金需求总额/360) × 现金周转期 现金周转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 决策标准:以总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作为最佳现金持有量N。总成本包括: 1、投资成本:指企业的债务人或股东因向企业提供资金而要求的收益率。 2、管理成本:指企业为管理现金而发生的管理费用,是一种固定成本。 3、短缺成本:是指企业因现金短缺而遭受的损失。 成本分析模式 例题2:某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和市场资金供应情况测定其每期现金持有量可能为60000~100000元。现有以下五种现金持有方案,根据测算企业的投资报酬率为20%,现金持有管理成本为18000元。根据历史资料测算企业各种现金持有情况下现金的短缺成本如下。现将各次持有成本用表列示。 不同现金持有量方案的成本表 单位:元 存货模式 在存货模式中,假设收入是每隔一段时间发生的,而支出是在一定时期内均匀发生的。在此期间,企业可通过销售有价证券获得现金。 存货模式 决策标准:以总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作为最佳现金持有量N。总成本包括: 1、现金持有成本:即持有现金所放弃的报酬,是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通常为有价证券的利息率,它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例变化。 2、现金转换成本:现金与有价证券转移的固定成本,如经纪人费用,这种成本只与转换的次数有关,而与持有现金的数额无直接关系。 存货模式 存货模式 成本 TC N ----- i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