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一章 施工测量地基本工作(金).doc

发布:2018-07-05约6.51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第一节 施工测量概述 任何工程建设都要经过勘测设计和施工两个阶段。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是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为设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地形资料。而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则是按照设计人员的意图,将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设到地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指导各工序间的衔接,监测施工质量。 由于施工现场各种建筑物分布较广,为了使建筑场地各工段能同时施工,且具有相同的测设精度,施工测量与地形测图一样,亦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和“先控制后细部”的工作程序。即先在施工现场建立统一的施工控制网(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然后根据控制网点测设建筑物的主要轴线,进而测设细部。 施工放样的精度较地形测图要高,且与建筑物的等级、大小、结构形式、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等有关。通常高层建筑物的放样精度高于低层建筑物;钢结构建筑物的放样精度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工业建筑的放样精度高于民用建筑;连续自动化生产车间的放样精度高于普通车间;吊装施工方法对放样的精度要求高于现场浇筑施工方法。总之,要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来选择适当的仪器和确定测设的方法,并且要使施工放样的误差小于建筑物设计容许的绝对误差。否则,将会影响施工质量。 施工测量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因此,测量人员应根据施工进度事先制订切实可行的施测计划,排除施工现场的干扰,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第二节 放样的基本测量工作 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是点位的放样。放样点位的基本工作包括:已知直线长度的放样、已知角度的放样和已知高程的放样。现分别叙述如下: 一、已知直线长度的放样 从直线的一个已知端点出发,沿某一确定方向量取设计长度,以确定该直线另一端点点位的方法称为已知直线长度的放样。 在地面上放样已知直线的长度与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不同。丈量距离时,通常先用钢尺沿地面量出两点间的距离,然后加上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以算出两点间的水平距离L,即 (11-1) 在放样一段已知长度的直线时,其作业程序恰恰与此相反。首先,应根据设计给定的直线长度L(水平距离),减去上述各项改正,求得现场放样时的长度,即 (11-2) 然后,用计算出的长度在实地放样。 例:如图11-1所示,某厂房主轴线AB的设计长度为24m,欲从地面上相应的A点出发,沿AC方向放样出B点的位置。设所用的30m钢尺,在检定温度为20℃,拉力10Kg时的实长为30.005m,放样时的温度t=12℃,概略量距后测定两端点的高差h=+0.8m,求放样时的地面实量长度。 图11-1 已知直线长度的放样 1、各项改正数的计算 2、放样长度的计算 放样时,从A点开始沿AC方向实量48.009m得B点,则AB即为所求直线的长度。 二、已知角度的放样 根据已知水平角的角值和一个已知方向,将该角的第二个方向测设到地面上的工作,称为角度放样。由于对测设精度的要求不同,其放样方法也有所不同。 1、一般方法 如图11-2所示,设OA为地面上已有方向线,欲从OA方向向右测设一个角度α,以定出OB方向。为此,将经纬仪安置于O点,盘左度盘读数为零瞄准A点。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转动照准部,使度盘读数为α时,沿视线方向在地 图11-2 已知角度放样的一般方法 面上定出点B′。然后倒转望远镜,以同样的方法用盘右测设一角值α,沿视线方向在地面上定出另一点B〞。由于测设误差的影响,点B′和B〞不重合,取B′和B〞的中点B为放样方向,即∠AOB为要测设的α角。 2、精确方法 为了提高角的测设精度,可采用作垂线改正的方法。如图11-3所示,将经纬仪安置于O点,先用盘左放样角,沿视线方向在地面上标定出B′点,然 图11-2 已知角度的放样的精密方法 后用测回法观测∠AOB′若干测回,取其平均角值为′,它与设计角之差为;为了得到正确的方向OB,先根据丈量的OB′长度和值计算垂直距离,即 (11-3) 式中,;即一个弧度的角值,以秒计。 然后过B′点作OB′的垂线,再从B′点沿垂线方向,向外(为负时)或向内(为正时)量取定出B点,∠AOB即为欲测设的角。 三、已知高程的放样 在施工过程中,标定建筑物各个不同部位设计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放样。高程放样的方法,随着施工情况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如下两种: 1、地面点的高程放样 将设计高程测设于地面上,一般是采用几何水准的方法,根据附近水准点引测获得。如图11-4所示,A为已知水准点,其高程为HA,B为欲标定高程的点,其设计高程为HB。将B点的设计高程HB测设于地面,可在A、B两点间安置水准仪,先在A点立尺,读取后视读数a,则B点水准尺上应有的读数b为: b=HA+a-H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