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课时可用讲解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1、充分利用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但也有一定的限度。
一方面,我们可根据现在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
另一方面,人们可以根据社会经济条件,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增大农作物的适应性,扩大它的范围。
;双季稻推广到江淮平原;培育良种:我国将橡胶生产向北推广到北纬22°。;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m的高度;塑料大棚;丘陵地形(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西北干旱地区(发展灌溉)—— 发展种植业 ;在发达国家,农业的新增产值中,60%以上是靠科技投入转化来的。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个比值已占到30%以上。;自主预习学案;若要发展粮食作物,就必须对这种土壤进行改造和治理:
施熟石灰使酸性中和;
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往土里掺沙,增强透水、透气能力,从而克服一些限制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农业的分类;二.农业地域的形成;;混合农业;;澳大利亚(了解):;;澳大利亚气候;降水特点:是由北,东,南沿海向内陆减少,呈半环状分布;澳大利亚地形;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那里开发历史悠久,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澳大利亚被誉为:;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特点:;小
麦
区;;1、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形成条件:;;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牧羊带形成的自然因素;我国的珠江三角洲的混合农业; “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是: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帮促进的良性循环 ;虚拟布局;;1、江西丘地区经人工修筑后,一层层梯田 种上了水道、、果树等农产品.
2、据2000年3月20日《科技日报》报道,在长 江以北地区,人们一直习惯于春种秋收,一年两熟,位于长江以北的河南省商水县的40万亩良田,却已连续5年实现“一年三熟”,这在常人眼里简直是个梦,但是河南省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却把它变成现实。
;荷兰郁金香;;;;;;; 1.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就热量来说,不同的热量带分布着不同的生物;就光照来说,生物有喜阴与喜阳之分;就水分来说,不同的生物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水分条件。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 2. 地形
地形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坡度因素,其二是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一般情况下,坡度大于18°就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我国政府要求,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得发展种植业。山地耕作不便,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的显著优点有三:
(1)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地,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2)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
(3)灵活的生产选择。农民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农业专业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