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显示技术第5章等离子体显示技术复习用.ppt

发布:2016-12-20约3.88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 PDP等离子平板显示器 主要技术指标 视角:也叫可视角度,所谓可视角度是指站在位于屏幕边某个角度时仍可清晰看见屏幕影像所构成的最大角度。可视角度都是左右水平对称的,但在上下垂直方向上可就不一定了,而且常常是上下可视角度要小于左右可视角度。等离子可视角度大多都为左右160度,视野开阔,能提供格外亮丽、均匀平滑的画面和前所未有更大观赏角度。 PDP等离子平板显示器 主要技术指标 带宽: 带宽代表显示器显示能力的一个综合指标,指每秒钟所扫描的图素个数,即单位时间内每条扫描线上显示的频点数总和,以MHz为单位。带宽越大表明显示控制能力越强,显示效果越佳。 5.2.1 等离子体显示器件的驱动技术 第5章 PDP显示技术 (列半选和行半选不做要求) 5.2.1 等离子体显示器件的驱动技术 第5章 PDP显示技术 5.2.1 等离子体显示器件的驱动技术 第5章 PDP显示技术 5.2.1 等离子体显示器件的驱动技术 第5章 PDP显示技术 5.2.1 等离子体显示器件的驱动技术 第5章 PDP显示技术 * 第5章 等离子体显示技术 5.1 等离子体显示器件工作原理 5.1.1 等离子体基本知识 5.1.2 等离子体显示器件的显示原理 5.1.3 等离子体显示器件的特点 5.1.4 等离子体显示器件的性能指标 第5章 等离子体显示技术 5.1.1 等离子体基本知识 (1)等离子体概述 在物理学中指正、负电荷浓度处于平衡状态的体系,即等离子体就是一种被电离,并处于电中性的气体状态。 由于电离气体整体行为表现出电中性,也就是电离气体内正负电荷数相等,因此称这种气体状态为等离子体态。 在近代物理学中把电离度大于 1%的电离气体都称为等离子体。 第5章 等离子体显示技术 5.1.1 等离子体基本知识 任何不带电的普通气体受到外界高能作用后(如高能粒子束轰击、强激光照射、气体放电、高温电离等方法),部分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足够的能量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原子由于失去电子成为带正电的离子。这样原来中性的气体就因为电离成为由大量自由电子、正电离子和部分中性原子组成的气体,即等离子体。 第5章 等离子体显示技术 固体 冰 液体 水 气体 水汽 等离子体 电离气体 温度 00C 1000C 100000C ? 高温产生等离子体 第5章 等离子体显示技术 图5-1 高温产生等离子体 在通常情况下,气体是不导电的。但是,在适当的条件下,组成气体的分子可能发生电离,产生可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并在电场作用下形成电流,这种电流通过气体的现象称为气体放电。 电源 R 阴极 阳极 当电极间的电压足够高时,就使电极间气体击穿而产生放电。 第5章 等离子体显示技术 图5-2 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1 气体中的带电粒子,在电场加速下获得足够高的速度(动能),再与中性气体原子碰撞,使其释放出另一个电子,失去一个电子的气体原子形成带正电的离子。离子带正电后受阴极的吸引,而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也会与电子一样获得加速运动。最后撞击阴极,使其发射电子。这样气体中产生大量带电粒子,形成电流,即气体放电。 电源 R 阴极 阳极 第5章 等离子体显示技术 图5-3 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2 冷阴极放电管发光区分布图 第5章 等离子体显示技术 图5-4 冷阴极放电管发光区分布图 第5章 等离子体显示技术 表面放电式结构 表面放电式结构避免了上述缺点,显示电极位于同一侧的底板上,放电也在同侧电极间进行。 5.1.2 等离子体显示器件的显示原理 第5章 等离子体显示技术 图5-5 利用寻址使单元转到熄灭状态 (1)当放电单元的电极加上比着火电压Vf低的维持电压VS时,单元中气体不会着火,当在维持电压间隙加上幅度高于Vf的书写电压Vwr,单元将放电发光。 3、AC-PDP型工作原理 Vs 书写脉冲 Vwr 5.1.2 等离子体显示器件的显示原理 第5章 等离子体显示技术 图5-6 利用书写脉冲使单元点亮 放电形成的电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分别向该瞬时加有正电压和负电压的电极移动,由于电极表面是介质,电子、离子不能直接进入电极而在介质表面累积起来,形成壁电荷,壁电荷形成与外加电压极性相反的壁电压,这时,放电空腔上的电压为外加电压和壁电压之和。 AC-PDP型工作原理 E 5.1.2 等离子体显示器件的显示原理 第5章 等离子体显示技术 图5-7 A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