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人工智能后的报告
学号: 201009040209
姓名: 李进威
班级: 机械二班
指导老师:朱江
日期: 2014年1月5日
目 录
人工智能学习报告 1
一、 引言 2
二、人工智能概述 2
三、人工智能的发展 2
四、“分而治之”方法论与人工智能研究的分散化 5
4。1 基于结构模拟的人工神经网络研究旧 5
4。2基于功能模拟的物理符号系统研究 6
4。3基于行为模拟的感知一动作系统研究 7
4。4结构模拟一功能模拟一行为模拟的“鼎足三分” 7
五、复杂信息系统的科学方法论 8
六、“信息一系统一机制”方法论与人工智能的新进展 9
七、人工智能的运用 10
(1)符号计算 10
(2)模式识别 10
(3)专家系统 11
(4)机器翻译 11
结论 11
主要参考文献 12
人工智能学习报告
中文摘要
近十年。人工智能理论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1)发现了智能生成的共性核心机制是在给定条件下的“信息一知识一智能转换”,由此建立了人工锗能的机制模拟方法;2)发现了知识的生态学结构是在本能知识支持下的“经验知识一规范知识一常识知识转换”,因而开拓了人工智能研究的视野;3)把智能生成的共性核心机制与知识的生态学结构结合起来,发现原先各自独立发展的人工智能“结构模拟、功能模拟、行为模拟方法分别是机制模拟方法在不同知识条件下的和谐特例”,从而形成r人工智能研究的统一方法和理论,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文中认为,人工智能研究的上述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创新。
[关键词] 知识生态,机制模拟,统一理论,科学方法论
引言
钱学森先生非常强调科学研究方法论在科学研究中的指导作用。他身体力行,坚持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论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活动,因而在现代科学瞩的杰出成就1956年的正式开始研究到现在50多年来,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人工智能集计算机学科、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物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于一体,引起众多学科的日益重视,已成为一门具有广泛应用的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然而,到现在为止,人工智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尽管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和定义,但就其本质而言,人工智能是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延伸人类智能的科学。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孕育阶段:古希腊的Aristotle(亚里士多德)(前384-322),给出了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英国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Bacon(培根)(1561-1626),系统地给出了归纳法。“知识就是力量”德国数学家、哲学家Leibnitz(布莱尼兹)(1646-1716)。提出了关于数理逻辑的思想,把形式逻辑符号化,从而能对人的思维进行运 算和推理。做出了能做四则运算的手摇计算机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Boole(布尔)(1815-1864)实现了布莱尼茨 的思维符号化和数学化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崭新的
第一阶段: 50 年代人工智能的兴起和冷落人工智能概念首次提出后,相继出现了一批显著的成果,如机器定理证明、跳棋程序、通用问题s 求解程序LISP表处理语言等。但由于消解法推理能力的有限,以及机器翻译等的失败,使人工智能走入了低谷。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重视问题求解的方法,忽视知识重要性。
: 60 年代末到70 年代,专家系统出现,使人工智能研究出现新高潮DENDRAL 化学质谱分析系统、MYCIN 疾病诊断和治疗系统、PROSPECTIOR 探矿系统、Hearsay-II 语音理解系统等专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将人工智能引向了实用化。并且,1969 年成立了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即IJCAI)。
: 80 年代,随着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制,人工智能得到了很大发展日本1982 年开始了“第五代计算机研制计划”,即“知识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K I P S”,其目的是使逻辑推理达到数值运算那么快。虽然此计划最终失败,但它的开展形成了一股研究人工智能的热潮。
: 80 年代末,神经网络飞速发展1987 年,美国召开第一次神经网络国际会议,宣告了这一新学科的诞生。此后,各国在神经网络方面的投资逐渐增加,神经网络迅速发展起来。
: 90 年代,人工智能出现新的研究高潮由于网络技术特别是国际互连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开始由单个智能主体研究转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人工智能研究。不仅研究基于同一目标的分布式问题求解,而且研究多个智能主体的多目标问题求解,将人工智能更面向实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