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选教学案例梁慧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方案
题目:《画风》
【百度搜索】/admin/zywenjian/2010518451799259700.ppt
学校:佛山市顺德区北滘中心小学
时间: 2012年3月1日
参赛者个人资料
姓名 梁慧欢 学历 本科 性别 女 职称 小学语文高级 任教学科 语文 教龄 17 单位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中心小学 通讯地址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中心小学 电话邮编 528311 邮箱 lianghuihuan123@21
注:案例见第二页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大语文观”,提出要“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激情、领悟、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艳丽的色彩,喜欢每天拿着笔描描画画。可以说,小小画笔倾注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稚嫩的画面,一颗颗创新的种子在萌芽。
1、对象:小学生 (二年级)
2、学科:语文
3、课时:两课时
4、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多媒体课件。
学生画风的图画。
二、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学生只有兴趣盎然,才能在学习时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因此,教学设计必须别出心裁,以引导学生热情参与。学习《画风》不仅只是理解课文内容,还要通过“画风”,培养创新精神。 三、教材分析“画风”,这个题目引起了课本中的小朋友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本来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看了赵小艺的画后,陈丹却说:“我也会画风了。”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结果他们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 我们喜欢宋涛,因为他敢想,善于提出问题;我们也喜欢陈丹,她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善于向别人学习;我们更喜欢赵小艺,你瞧她,“眨眨眼睛,想了想”,她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我们的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课文中三个孩子的思想;去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想出别的、更多的画风的办法。第一课时
一、1、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画风。(板书课题)】/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949380684774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7%E7%B4%B5%D0%A1%CA%F7%B5%C4%CD%BC%C6%ACs=0】/view/5a798c5d804d2b160b4ec056.html】/albumlist/%CD%F5%B7%C6;;;;;;%C8%E7%B7%E7.html3、齐读课题。
、小结过渡 :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汇报。
3、小结归纳。出示填空:
这遍课文主要讲宋涛、陈丹和赵小艺在一起画画,他们先画了房子、太阳、大树、小鸟,最后他们画了风的事。
三、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过渡语:下面我们就来认真地,仔细地读一遍课文,这一回老师要提醒大家读准字音。
1】/v_show/id_XMjM0NjY5NTYw.html、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生字词,读后标出自然段。、检查汇报。
(1)读字卡,同桌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2)课件出示生字词:
宋代? 浪涛?? 姓陈?? 姓赵?? 丹心?? 艺术? 显得
A、带拼音读。
B、去拼音读。
(1)说说记字方法。
3、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丹、乌、艺、显、忽、丝、杆、眨、涛、陈、转、斜
(2)口头组词。
乌云?? 雨丝? 旗杆? 忽然? 斜斜的? 转动?? 眨眼
(3)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重点指导眨、斜
(5)老师范写??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四、朗读全文。
1、男女声赛读,每组一个自然段。
2、师生合作读。学生读叙述,老师读孩子们的话。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意,解决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还学会了生字,能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解决第二个问题:他们是怎样动脑筋画出风来的?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听风声】/v_show/id_XMTI3MDE4MDYw.html二、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读书情况。你读后知道了什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