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一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1. 一国两制的构想:
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此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了出来,后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终于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3)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任务: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交往。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1.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982年,第五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会还先后制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一批重要法律,初步建立起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2.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 :1971年重返联合国,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3.高举伟大的旗帜:1997年党的十五大江泽民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二
世界古代史
1.人类起源;约500万-10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南方古猿是人类的始祖;现代意
义上的人---晚期智人,出现于三四万年前。
2.种族: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产生。
3.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是母系氏族。该亚的传说反映了人类社会早期女人的权力位于男人权力之上的状况。农业出现以后,母系氏族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厄瑞斯忒的传说,反映了男人的权力超过女人权力的倾向。
4.大河流域的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
①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尼罗河。②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成立,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的一部著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法典的实质是保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两河流域。③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构成了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的文明成果是佛教。印度河
5.世界三大宗教
6.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而罗马基本保持了希腊文明的特点,希腊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地中海文明。
7.在希腊城邦中,最著名的是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经过梭伦改革,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由公民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利,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利机构。
8. 罗马:前509年建立共和国,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与迦太基爆发了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7年,罗马的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395年罗马帝国分为西罗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9.日本的大化革新(封建制开始标志)
(1) 时间:646年
(2)内容:实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3)作用: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基础。
10.阿拉伯帝国: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622年,在麦地那建成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7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扩张成为一个地夸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中国唐朝)(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古代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三
11.西欧的基督教文明:
(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查理马特改革产生了西欧的封建制度,在封君封臣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建贵族等级制度,公、侯、伯、子、男、骑士。
(2)欧洲的精神领袖:基督教西部教会——罗马天主教廷和教皇成为欧洲的精神领袖。“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西欧基督教文明成为中古西欧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世纪的花朵-----城市:法国琅城起义争取自治权。城市兴起的意义:经济上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政治上,加速了国家的统一;文化上,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基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