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编制说明.docx
1
《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近年来,随着全球海洋工程的扩张,海洋工程装备行业蓬勃发展;而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发展,需要与之配套的防腐蚀技术。与传统海洋重防腐涂料相比,熔融结合环氧防腐粉末涂料具有环保无害、长寿命防腐的特点。目前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主要依据标准GB/T18593-2010《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的防腐蚀涂装》,而随着防腐环氧粉末涂料的服役环境、应用场景变得愈加恶劣和复杂(涉及海洋环境、深海服役等),该标准中涂层性能要求不够用,性能指标方面需要升级和增加;另一方面,该标准中测试方法引用标准有的已经废止,需要更新。因此,亟需针对此制定新的标准,推动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技术的发展,以匹配新行业的发展需求,拓宽其应用领域。
根据广东省腐蚀防护与表面工程学会下达的《关于《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团体标准的立项公告》,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作为该团体标准的牵头单位,承担了本标准的起草和编制任务。参与标准起草的单位还有广东傲博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本标准由广东省腐蚀防护与表面工程学会提出并归口。
2、主要工作过程
起草(草案、调研)阶段:计划下达后,由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负责主要起草工作。工作组对国内外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及其防腐蚀涂装的发展、技术和标准等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并结合相关企业的技术研发进展,编制出《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标准草案初稿。经工作组及有关专家研讨后,对标准草案初稿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于2024年6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等相关附件,报广东省腐蚀防护与表面工程学会。
征求意见阶段:2024年6月,由广东省腐蚀防护与表面工程学会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3、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由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广东傲博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
2
主要成员:王震宇、吕晓明、钟帅、张良昌、刘文汇、谭思敏、廖慧冰等。
所做的工作:王震宇任工作组组长,主持全面协调工作,负责对标准研究方向和主要技术指标的审核;吕晓明和钟帅为本标准主要执笔人,负责本标准的具体起草与编制;张良昌和刘文汇负责对国内外产品和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谭思敏负责对性能和使用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廖慧冰负责国内外相关技术文献和资料的收集。
二、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严格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合理利用资源;保障安全,保护环境。在技术内容上力求先进性和实用性统一,编写格式上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写,力求指标科学、合理,试验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三、主要内容说明
本文件规定了熔融结合环氧粉末涂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为:
第4章涂层分类包括:第一类涂层、第二类涂层。
第5章技术指标包括:环氧粉末涂料技术指标、环氧粉末涂层技术指标。
第6章试验方法包括:取样、基材、样板的制备、环氧涂层的检漏、环氧涂层的修补。
第7章检验规则
第8章成品的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四、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说明和试验(或验证)情况
本标准各项指标是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总结出来的,并结合了从行业内各相关企业收集获得的技术资料,采用本标准中所规定的方法进行该产品相关指标进行了多次验证,并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验,结果如下:
表1纳米改性重防腐粉末涂料检验结果(第一类)
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检验方法
1
涂层外观
\
色泽均匀、无气泡、无裂纹
SY/T0315-2013
2
抗冲击性(-30℃)
J
9
SY/T0315-2013
3
抗弯曲性(3°,常温)
\
无裂纹
SY/T0315-2013
4
耐磨性(Cs10轮1kg1000转)
mg
27.0;28.2;30.7;29
GB/T1768-2006
5
附着力(75℃48h)
级
1
SY/T0315-2013
6
粘结强度
MPa
63.6;60.6;60.5;62.4;61.9
GB/T6329-1996
7
阴极剥离(65℃,
mm
1.8;1.7;1.5
SY/T0315-2013附录C
3
48h)
8
电气强度
MV/m
≥46.1
GB/T1408.1-2016
9
体积电阻率
Ω·m
(1.40~1.93)×1016
GB/T31838.2-2019
10
断面孔隙率
级
1
SY/T0315-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