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模块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施成效与问题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发布:2025-02-19约2.86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模块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设计、实施与修订第1页

一、数学课程实施基本进程1.实施准备与过渡():教学纲领修改。2.国家级试验区开启与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在42个国家级试验区开始试验。3.省级试验区开启与运行(--):两年共开启1400多个省级试验区,占全国区县50%左右。第2页

一、数学课程实施基本进程4.大面积推进(--):年到年全方面推进。到年全国就有90%区县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这一阶段能够看作是推广阶段。从进程中能够看到,从年起,实施速度显著加紧,到年在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全方面使用新课程。第3页

义务教育课程推进情况统计图(%)第4页

二、数学课程实施成效1.教师对数学课程改革有较高认同感。年和年分别对数学课程实施情况和相关数学课程改革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改革有较高认同感。第5页

二、数学课程实施成效年调查发觉,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理念与设计非常认同和比较认同合起来超出90%,小学教师认同情况要好于初中教师。在年调查中发觉,72.4%教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表示认同,不认同仅有2.7%。第6页

二、数学课程实施成效2.管理者与教师观念发生显著改变校长、教师对本身专业责任认识发生了改变。教师课程观发生了显著改变。第7页

二、数学课程实施成效①多数教师能依据学生和情境需要调适教材。对于“您在教学中是怎样利用教材?”69.4%教师选择“利用教材时依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完全按教材组织教学仅为3.5%。②在回答“您在教学中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时,有46.6%人选择“总是”,50.6%教师选择“偶然”。第8页

二、数学课程实施成效3.教学方式转变教师重视教与学方式改变,探索多样化、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学方式。教师试图改变单一教学方式,探索和利用启发式、探索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合作与交流。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第9页

优异课例特点(一)教学设计(二)教学过程(三)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明确、详细,含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表达三维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能够适应不一样学生学习基础,能依据学生实际水平提出新学习活动任务;关键步骤清楚;问题设计效度高,容量恰当,难度层次清楚,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能够创造性应用教材。第10页

优异课例特点(一)教学设计(二)教学过程(三)教学效果教学方式上方面:重视联络、方法合理恰当,有效指导学生、启发性、重视学习方法、生成性。互动交流方面: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创设自主学习空间、问题设计效度较高,容量恰当,难度层次清楚,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提问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第11页

《认识分数》片段(四年级新讲课)

(1)学生小组活动,用各种形状不一样纸片,经过折一折,涂一涂得出这几个图形二分之一。教师提问:观察这些图形涂色部分,它们一样吗?什么不一样,为何都能用1/2表示?然后进行比较交流,从中体会到:即使纸形状不一样、折法不一样,但都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两份,所以每一份就表示这张纸二分之一。第12页

《认识分数》片段(四年级新讲课)

(2)在学生用一样正方形纸折出了1/4。教师抛出疑惑:你们折1/4面积一样大吗?面对学生错误判断教师并不急于评定,而是借助手势语言引导他们观察,创设了一个小小辩论情境,让学生思索在相互交流争辩中逐步明晰起来。每一位学生都主动主动地参加,对所学内容有很好感受在小组合作方面:在评价反馈方面;第13页

《圆周长》片段(六年级新讲课)介绍用测量方法探索周长和直径之间关系:1.测量圆周长要想知道你手中圆周长是直径几倍,你有什么简单、易行方法?小组合作用测量方法,计算圆周长是直径几倍。小组合作要求:(1)小组合作,利用工具测量圆周长和直径(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完成任务小组把结果输入到电脑中。第14页

《圆周长》片段(六年级新讲课)小组合作测量,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每一个组将结果填入下表:第15页

《圆周长》片段(六年级新讲课)2.小组汇报(1)汇报测量方法:围方法和滚动方法。(2)观察数据,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发觉问题:大小不一样圆形周长除以它直径,得到倍数都不一样,并没有像书中说那样,圆周长是它直径3.14倍,为何我们得不到3.14这个数据呢?从而发觉测量方法不足。第16页

《圆周长》片段(六年级新讲课)

师小结:看来,用测量方法得不到一个确切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