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病历管理与持续改进支撑材料.doc

发布:2016-11-09约6.6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病历(案)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支撑材料 自评 等级 4.23.1病历(案)管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规范。 4.23.1.1 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规范的要求,设置病案科/室,由具备专门资质的人员负责病案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配设相应的设施、设备与人员梯队。 人事科负总责,医务科协助 【C】 1.设置病案科/室。 2.配置病案管理人员满足工作需要,形成梯队,非相关专业的人员50%。 3.有从事医疗或管理高级职称的人员负责病案科(室)。 4.配设计算机系统等相应的设施、设备。 2.工作人员一览表; 3.医院任命文件; 4.实地查看 【B】符合“C”,并 高、中、初级人员结构梯队满足医院需求。 工作人员一览表 【A】符合“B”,并 1.有从事医疗或管理高级职称,且从事病案管理五年以上的人员负责病案科(室)。 2.非相关专业的人员20%。 2.主任任职资格、工作人员一览表。 4.23.1.2 制定病案管理、使用等方面的制度、规范、流程等执行文件。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 病案室负总责,医务科监管 【C】 1.有病案工作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 2.有病案工作流程。 3.工作人员知晓本岗位职责和履职要求,熟悉病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1.病案工作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 2.病案工作流程; 3.提问 【B】符合“C”,并 1.有人员培训的规划。 2.有参加病案专业继续教育的记录。 3.病案科(室)对制度和流程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 1.科室人员培训规划; 2.继续教育相关证明; 3.自查记录。 【A】符合“B”,并 1.病案管理人员均接受规范培训,并有记录。 2.职能部门有监管,对改进措施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 1.培训记录(上级培训!); 2.督导改进记录 4.23.2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书写门诊、急诊、抢救、留观及住院患者的病历,按规定保存病历资料,保证可获得性。 4.23.2.1 按规定为门诊、急诊、住院患者书写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病历记录。 医务科、门诊部负总责 【C】 1.医师要按照规范书写门诊、急诊、住院患者病历。(医务科、门诊部) 2.保存每一位来院就诊患者的基本信息。(门诊部、信息科) 3.住院患者的姓名索引:(病案室、信息科) (1)患者个人的基本信息。 (2)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或年龄)。应尽可能使用二代身份证采集身份证号、住址甚至照片信息。还应当包括联系人、电话、住院科室等详细信息。 1.实地查看; 2.医生工作站; 3.姓名索引,实地查看。 【B】符合“C”,并 1.每一位医师知晓有关病历书写的要求。医务科、门诊部 2.质量管理相关部门、病案科以及临床各科对病历书写规范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提出整改措施。医务科、病案室、门诊部 1.提问; 2.监管记录(主管部门、病案室两者均有)、质控活动记录。 【A】符合“B”,并 职能部门对病历书写质量整改措施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持续改进病历质量。医务科、门诊部 督导改进记录 4.23.2.2 为每一位门诊、急诊患者建立就诊记录或急诊留观病历。 门诊部负总责 【C】 1.对门、急诊患者至少保存包括患者姓名、就诊日期、科别等基本信息。(门诊部、信息科) 2.为急诊留观患者建立病历。门诊部 3.急诊病房的病历按照住院病历规定执行。急诊科、医务科 4.建立医师工作站,有处方及检查化验报告等查询功能。门诊部 1.医生工作站; 2.实地查看(建议成立门诊病案室、门诊病历管理分两种); 3.4.实地查看。 【B】符合“C”,并 质量管理相关部门、病案科以及临床各科对病历书写规范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提出整改措施。(门诊部、病案室) 监管记录 【A】符合“B”,并 职能部门要对病历质量整改措施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门诊部) 督导改进记录 4.23.2.3 为每一位住院患者建立并保存病案。 医务科负总责 【C】 1.每一位住院患者有姓名索引系统,内容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或年龄)、身份证号。 2.有唯一识别病案资料的病案号。 3.有为患者及时调取病案具体时间规定,保证患者就诊时对所需病案的可及性。 1.2实地查看; 3.病案管理制度。 【B】符合“C”,并 1.通过一个病案的编号可获得所有的历史诊疗记录。 2.保证病案的完整性、连续性。 3.职能部门对病案保存与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提出整改措施。 1.实地查看(注解:病历书写规范要求“三同”患者用同一住院号,本款要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