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食品安全学
(FoodSafety)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32实验学时:0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属性:专业类开设学期:第5学期
课程负责人:
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对先修的要求: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化学、仪器分析
对后续的支撑:食品安全控制学、食品质量管理学、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
一、课程的教学理念、性质、目标和任务
《食品安全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讨论食品安全的定义、意
义、历史、发展及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因素;讨论从原料到餐桌整个产业链、全过程所涉及的食
品安全问题;讨论如何采用相应防控措施保证食品的安全性。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和组
织学生讨论为辅,首先确定每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根据思维导图选择重难点知识、热
点考点,尽量将知识点细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结合学生自己的课后复习和
资料查阅,让学生认识影响食品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影响及发展趋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
生掌握在食品生产加工不同环节中,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发生机理、防控技术以及发展趋
势等,并能够根据所学知识,针对不同食品种类特点,设计开展有效防控措施,培养学生作为一
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人才和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及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
课程教学中引入成果导向(OBE)教学理念,更加注重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在实际加工过程中
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时处理问题的能力。由于《食品安全学》课程是一门与政府部门和企业食品
安全保障实际密切结合的课程,因此在PPT讲授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用食品安全具
体案例,并提出食品安全相关议题,组织学生讨论,同时也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将该
议题继续深入分析和总结,让学生熟悉掌握针对不同食品种类的安全防控技术,提高学生对食品
安全理论与实用技术的自主思考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毕业后在食品安全工作岗位工作奠
定理论基础。
58
二、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支撑毕业
序号课程目标毕业要求
要求指标点
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培养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和具有“知农
”
爱农为农情怀,以及具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
目标1才。使学生掌握各类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因素、讨论从原料到指标点2.11
餐桌整个产业链、全过程所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培养学生判
断食品安全方面问题的能力,并熟悉造成食品安全的原因。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原料、成品、加工以及流通等全产业链
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能够根据食品加工不同环节识别污染
目标2指标点4.12
源和影响安全因素,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设计有
效的控制方案,并且能体现出足够的创新意识。
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了解食品产业复杂的影响食品安
全的因素,能够多角度分析和评价食品安全对人类社会、健康
目标3指标点6.23
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责任和意识,并培养学生提出
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