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课时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导学案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docx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发展早期,________往往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
(2)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料等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而________和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愈加显著。
(3)现代社会:知识、技术、____________以及环境质量等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此外,地区政策与__________、文化环境等也对工业区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回归教材读必修第二册教材第68页图3-2-6“我国主要石化基地分布示意”,举例说明我国石化工业布局的发展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联系
类型
表现
产品联系
有些工业部门需要其他部门提供或配套产品,从而形成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构成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
空间联系
有些工业企业之间为了共享公用,或考虑到成本,通常也会集聚在一起,形成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生产技术、市场等方面的联系
如计算机网络
3.工业集聚
(1)意义:有利于集约化利用__________和基础设施,减小原材料、半成品以及零部件的转运距离,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有利于企业间的生产协作、信息交流,促进__________。
(2)问题:企业过度集中,会出现____________、水电及原材料供应不足、__________,以及环境污染等。
思考简述工业集聚的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案例:长江沿岸三大钢铁基地的区位分析
(1)大型钢铁基地选址的基本原则
自然因素:①充足的矿产资源(铁矿石)和_______(煤炭、电力);②水源条件好;③地形平坦开阔。
社会经济因素:①技术力量雄厚,高素质劳动力丰富;②位置适中,交通便利;③有充足食品供应,生活便利;④国防上较为安全。
(2)长江沿岸三大钢铁基地的区位优势
①武汉钢铁基地
区位优势
自然
矿产资源充足;能源充足;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
交通发达;区域协作和基础好;市场广阔,科技文化较发达,劳动者素质较高
生产特点
拥有、炼钢、轧钢等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和设备,产品品种多
②攀枝花钢铁基地
a.自然区位:矿产资源充足;能源充足;水源充足。
b.社会经济区位:____便利;产品不仅供国内使用,还大量销往国外。
③宝山钢铁基地
区位优势
自然
矿产资源充足;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
交通发达;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劳动力素质高;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生产特点
成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钢铁基地,主要生产各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品钢材
回归教材读必修第二册教材第70页图3-2-7“长江沿岸三大钢铁基地区位优势示意”,找出钢铁工业需要的基本区位条件,对比影响三个钢铁基地布局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原因
2.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1)比较
类型
原因
优点
缺点
结果
工业集聚
运输量大的核心厂与协作厂之间存在投入—产出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劳动力资源
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
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供应紧张
形成工业地域,规模不断扩大
工业分散
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产品的运费价格低或产品的零部件种类繁多
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利于环境保护
增加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
工业向域外扩散,形成新的工业地域
(2)工业分散的一般规律
①区位选择规律
工业区位选择
原因
选择在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
最可能是该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地价低
选择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或发达地区
最可能是该地市场广阔
选择在发达地区
可能是该地科技发达,资金充足
②